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Doctors call in】馬偕兒醫專欄:兒童肝母細胞瘤治癒率高.家長別輕言放棄

【Doctors call in】馬偕兒醫專欄:兒童肝母細胞瘤治癒率高.家長別輕言放棄

七個月大的小偉是個活動好動、飲食也十分正常的小男娃,肚子常常圓滾滾的,打預防針時,醫師也說生長曲線都在正常範圍,但最近一兩週似乎變得較易哭鬧,食欲稍微減低,甚至偶爾會吐,原本以為是天氣變熱的緣故,但這幾天卻發現肚子摸起來有較硬的感覺,就醫後,醫師觸診發現肝臟的確有腫大的現象,經超音波檢查竟發現肝臟有10公分大的腫瘤,建議馬上住院,並診斷為第四期肝母細胞瘤合併肺部轉移,媽媽難過的問:肝癌不都是成人才會得的病嗎?為什麼這麼小的孩子會得到末期肝癌?


什麼是肝母細胞瘤?

肝母細胞瘤(Hepatoblastoma)是兒童最常見的肝臟惡性腫瘤,和成人常見的肝臟惡性腫瘤「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病理組織型態大不相同。根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統計,其發生率在兒童癌症中約佔2〜3%,發病平均年齡為1歲8個月,很少超過6歲,男女比為1.5:1,有15〜30%的病童在發病時即可能轉移至其他器官,最常見是肺部的轉移。有些研究發現,低出生體重的新生兒或某些症候群(例如Beckwith-Wiedemann症候群等)有較高的機會罹患肝母細胞瘤。

肝母細胞瘤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腹脹、腹部腫塊、黃疸、嘔吐或食欲減低等。血清中α胎兒蛋白(AFP)為腫瘤標記,可用以評估治療效果和作為結束治療後的追蹤工具。

肝母細胞瘤的治療方式

兒童肝臟腫瘤與成人不同,肝母細胞瘤的治療方式需要手術及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則較無治療效果。由於只有不到一半的病童可以在剛發病就將腫瘤完全切除;對於一開始腫瘤太大無法進行手術切除的病童,抗癌化學藥物治療可以有效使腫瘤縮小,之後再進行手術切除,術後則須要再給予化療以減少腫瘤復發及提升病童的治癒率。

由於手術切除腫瘤是治癒的關鍵,若一次手術無法順利切除腫瘤,有時甚至需要兩次以上的手術。即便是有肺部轉移的第四期的腫瘤(如小偉),若化療成效良好,肺部病灶也可能在化療後就消失;反之,若肺部病灶在化療後持續存在者,則須接受手術切除進行化驗。少數病童可能復發,但經手術切除腫瘤以及後續抗癌藥物治療,仍可能痊癒。

少數病童可能需要考慮肝臟移植。肝臟移植的適應症:分期POSTTEXT III合併肝靜脈或肝門靜脈血管侵犯、POSTTEXT IV、多發性PRETEXT IV。經過化學治療之後,有些病灶在影像檢查上會消失不見,但是可能仍存在顯微殘餘腫瘤,肝移植仍是唯一可以完全切除病灶的方法。若轉移的病灶在化學治療後消失不見,或可以經由手術切除,患者仍舊可以考慮接受肝臟移植。轉移的病灶在化學治療後仍存在且無法手術切除乾淨,則不建議接受肝臟移植。轉移的病灶對化學治療沒有反應甚至持續長大,但可藉由手術切除者,仍可考慮肝臟移植。雖然如此,肝臟移植的長期結果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兒童肝母細胞瘤比成人肝癌治療成效高,若能早期診斷並給予積極的手術與抗癌藥物治療,大多可以成功治癒,加上周全的醫護團隊以及家長的良好配合更是成功治癒的重要關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