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期須知> 孕媽咪該在哪裡生?

孕媽咪該在哪裡生?

趕在農曆年前,許多搭上末班車的龍寶寶即將出生,加上過年連假的變因,到底孕媽咪該怎麼選擇生產的地點?不同地點又會有什麼優缺點呢?本篇請婦產科醫師來為孕媽咪們說分明。

首次產檢後‧初步評估身體狀況

當媽咪看到驗孕棒上的兩條線時,心中難掩興奮之情,但種種的疑問和困惑也隨之而來,財團法人天主教聖保祿修女會醫院婦產科主任戴維琛醫師提醒,在初次產檢之前,可以先初步了解自己和丈夫的家族病史,以及回憶自己曾有過的重大傷病,在產檢時提供給醫師參考。

第一次產檢時,醫師會先問診,並且做抽血、量血壓等例行檢查,通常在看報告的時候,就能知道自己身體的初步狀況,這次的評估十分重要,能大概知道孕媽咪是否屬於高風險的孕婦。



風險高‧選擇設備齊全的醫療院所

戴維琛主任表示,所謂高風險的孕媽咪,就是指懷孕過程中或生產時,可能對母體造成較大負擔的情形,包含孕前就有慢性病、先天疾病或代謝疾病的準媽咪,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甲狀腺亢進和紅斑性狼瘡,還有高齡產婦、有子宮肌瘤、多胞胎等。這些孕婦在未來的孕程中,身體所承受的負擔較大,生產時的風險也較一般孕婦來得高。

若在初次評估出爐之後,確認自己為高風險的孕媽咪,戴維琛主任建議這樣的孕婦,應該到設備齊全的醫療院所生產,相對而言比較安全。戴維琛主任表示:「有些高危險、或是狀況比較多的孕婦,生產時甚至需要2個婦產科醫師的協助,孩子一生下來,也需要新生兒科醫師幫忙。」

因此,如果在設備或人力不足的醫療院所生產,當突發狀況發生時,還必須將產婦轉送至大醫院,一來一往之中,醫療品質和時間都會有所延誤,風險也提高許多「即使前後只相差5分鐘,也不要小看一分一秒,都可能影響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

診所產檢‧醫院生產

也許孕媽咪有這樣的經驗,到教學醫院或醫療中心等大醫院產檢,光是抽號碼牌、超音波、抽血,做每一項檢查都要排隊等待,而且分屬於醫院的不同地方,不但要在院內跑來跑去,做個產檢就要花3個小時以上,對大肚媽咪來說,時間和體力都是一大考驗。

戴維琛主任認為,在產檢方面,診所的做法就比醫院靈活得多,由於診所每天看診,可以彈性控制來產檢的孕媽咪數量,讓孕媽咪不必等很久,對於新手媽咪的疑惑和問題,也能提供較詳細的回答,或者是診所會選購最新穎且合適的設備,所以現在有許多媽咪會選擇在診所產檢,待30週之後,再轉至設備齊全的醫院生產。

診所及醫院‧各有利弊

有些孕媽咪認為生產一定要去醫院,戴維琛主任表示,其實,不管在哪裡生產都各有利弊,端看醫師和產婦的配合,若是執意要在某地生產,對孕媽咪及胎兒皆非福音。

戴維琛主任表示,高齡產婦生產時大出血的機率較高,且後遺症和併發症會比較多,但目前備有血庫的診所很少,因此還是建議高齡產婦到有血庫的大型醫院生產。通常診所的麻醉師並非院內常備人力,而是要從其他醫院請過來,若臨時要進行麻醉會有困難。

有些媽咪並非高風險孕婦,且居住的地方離大型醫院很遠,每次產檢都要舟車勞頓,加上時間的耗費,可能在前往產檢的途中就累壞了,頻繁移動的過程對孕婦來說也是風險之一。孕媽咪最需要的就是好好休息,如此一來,產檢反而成為孕婦很大的負擔,就失去了產檢希望降低孕媽咪孕期及生產風險的目的。

因此,戴維琛主任認為,沒有在哪裡生就一定好,或是一定不好,加上其他無法預期的生產風險,像是羊水栓塞等,只能就孕媽咪的狀況,給予最合適的建議,並非在哪裡生產,就能百分百保證孕媽咪生產時的安全。

生產地點‧依主觀和客觀因素評估

許多新手媽咪在徵詢眾多意見後,鄰居說大醫院好,姊妹又說診所細心又乾淨,讓孕媽咪更加舉棋不定,其實,到底要在哪裡生產,除了要考慮醫療院所的客觀狀態,例如:設備、距離遠近、醫護人力配置等,媽咪也要捫心自問,關於生產,自己最在意的是什麼?希望用什麼樣的方式、在什麼樣的情況,迎接新生命的到來,讓妳和寶寶見面的第一刻,充滿美好的回憶。

重視產婦意見

隨著醫療日益進步,醫護人員利用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協助產婦,後來漸漸發現有些醫療行為可能是不需要的,例如:灌腸、剪會陰或剃毛,也有愈來愈多孕婦希望能主導自己的生產過程,而非將生產的一切交由旁人決定,因此有了「溫柔生產」和「生產計劃書」的出現。

簡而言之,溫柔生產是希望能重建女性對生產的信心,給予產婦更多選擇權。戴維琛主任認為,有些非常用功的孕媽咪,對自己生產時應採取什麼方式很有想法,應該及早提出來與醫師討論,參酌醫師及醫療院所可以配合的程度,重要的是產婦和醫師雙方都得到共識,最擔心產婦的想法一日三變,接近生產時才冒出許多點子,往往讓醫療院所難以事先做準備。


母乳哺育的選擇

隨著政府的大力推廣,愈來愈多產婦希望能讓新生的寶寶喝母乳,也促成了母嬰親善醫院的生成,戴維琛主任表示,在其他客觀因素都能符合的條件之下,建議想要餵母乳的新手媽媽,能以母嬰親善醫院為首選,從產下寶寶到初次哺乳,醫院會有較完善的規劃,並有專業的醫護人員指導餵母乳的大小瑣事,使得新手媽咪哺餵母乳較快上手。

至於24小時母嬰同室,或是樂得兒產房的選擇,也都是媽咪可以列入考慮的細節,可以透過資料收集和其他媽咪經驗分享,以及和醫療院所的溝通,協調出最適合自己的生產地點。

設備和人力的配置

除了產婦主觀的意見之外,也必須考量醫療院所的客觀條件,以及家人所能提供的協助,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生產地點的決定。

當然,醫師的建議也很重要,醫師了解自己的能力,以及該醫療院所的設備可以提供何種照顧,因此當孕媽咪的身體情況較特殊,為了孩子和媽咪好,診所醫師會建議媽咪轉診到大醫院,或者轉給對該情形學有專精的醫師,建議媽咪依照醫囑轉院。

戴維琛主任表示,最怕媽媽覺得被醫師放棄了,不願意轉診,甚至造成醫師和孕婦信任關係的破裂,「沒有一個醫師希望遺憾的事情發生,轉診一定是在專業的判斷下,才做出對媽咪利多於弊的決定。」像是多胞胎通常有早產的風險,就一定要考量醫院的設備。

信任醫師‧頻繁溝通

網路上常流行某某名醫技術高超,診間總是人滿為患,只好限制掛號的人數,卻讓孕媽咪抱怨連連。戴維琛主任表示,醫師在為每位孕媽咪做評估時,都是十分專注、小心,但醫師的體力和時間有限,為了顧及醫療品質,才會有這些折衷的作法。

在台灣,婦產科的醫療水平十分優秀,每個婦產科醫師都受過專業且嚴謹的訓練,戴維琛主任認為,名醫不見得適合每個孕媽咪,重點是要找到能溝通且理念相同的醫師,在產檢及生產時,才能信任醫師給予的建議。

孕媽咪多用心、多開心、少擔心

戴維琛主任表示:「懷孕和生產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在醫師的協助下,孕媽咪充分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認真參與孕程中的一切發展,並保持正面樂觀的態度,就是對待胎兒最好的方式。」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在診間常見焦慮不安的孕婦,每天被不同的問題給困住,殊不知那並非該孕婦會面對的危機,反而讓不安的情緒影響孕期及生產的信心。

關於要在哪裡生產的選擇,建議孕媽咪列出自己在意的事項,家人能給予的協助,加上和醫師溝通的結果,就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生產地點。

婦產科醫師的心聲

在採訪的過程中,戴維琛主任也提到,不管做什麼決定,孕媽咪考量自己和寶寶的安全最重要,高風險孕婦一定要定時做產檢,並且選擇設備齊全的醫院生產。

醫師都希望能給每個孕婦最好的協助,但目前願意投入婦產科的新血愈來愈少,隨著線上願意接生的醫師年紀漸大,體力不能負荷隨CALL隨到的工作型態,造成並非醫師不樂意幫產婦接生,而是負擔已經太大的結果,但卻不能被某些孕媽咪理解。

有許多產婦感受到婦產科醫師變少的危機,這是大環境必須改善的地方,希望孕婦在和醫師溝通時,能秉持善意彼此體諒,讓產婦和醫師的關係愈來愈好,吸引更多優秀的醫師加入,未來的產婦也能受到婦產科醫師更完善的照料。

 

戴維琛主任
現任/財團法人天主教聖保祿修女會醫院婦產科主任戴維琛醫師
經歷/財團法人天主教聖保祿修女會醫院住院醫師、主治醫師
學歷/CEBU INSTITUTE OF MEDICINE醫學系畢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