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名人育兒> 駐站專家> 早期胎檢.讓周產期防護更周全

早期胎檢.讓周產期防護更周全

因為無法確知胎兒在子宮中的生長情況,懷孕總讓媽咪輕易陷入焦慮,若能透過一系列詳細的胎兒檢查,使媽咪對母胎健康有所掌握,將為媽咪的孕期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擔憂。




早期胎檢深具意義

看不見、摸不著腹中的寶貝,讓孕媽咪對於懷孕中期進行的高層次超音波充滿期待,然而就醫療意義而言,無論是懷孕中期大家熟知的高層次超音波或台兒透過超音波為媽咪規劃的胎檢,都是針對胎兒逐漸成形的身體與器官結構進行精密篩檢,可觀察胎兒生長是否符合預期,對胎檢醫師來說,皆具有關鍵性的診斷意義。

隨著胎兒影像技術的成熟與對預防醫學的重視,已有越來越多的母胎風險可於第一孕期中被檢查出,甚至即時預防,如:子癇前症。子癇前症在台灣的發生率約2%,但一旦發生,就有可能危及母胎性命,造成無法挽救的憾事。也因此,在所知有限的情況下,初產婦、多胞胎妊娠、肥胖或有家族史的婦女,都在研究中成為潛在的危險族群,範圍之廣難免讓媽咪感到不安。

所幸,目前對於子癇前症的發生,已有提前預防的可能有效方法,透過早期子癇前症篩檢,於妊娠16周前,針對高危險族群投予低劑量阿斯匹林,可降低80%的早發性子癇前症發生率與60%的胎兒死亡率,但前提是必須於妊娠16周前即投予藥物,方能有效預防,而這也是早期胎檢實施的其一重要意義與必要性。

關於子癇前症

妊娠高血壓,合併蛋白尿或全身性水腫的特徵,即為子癇前症,因為子宮動脈血流阻力增加,胎兒無法順利獲取來自母體的養分,會有生長遲滯或胎死腹中的風險,而對媽媽來說,則有全身性痙攣、顱內出血、HELLP症候群的風險,若沒有預先投予藥物預防,生產是唯一的解決方法,若母子均安,媽媽的血壓應會在3個月內恢復正常。

早期胎檢.子癇前症預防不錯失

子癇前症的篩檢可以合併許多方式得出結果,根據不同檢驗數據的組合,得出的準確率互有差別,例如:單看抽血時所獲得的PAPP-A與PlGF,準確率只有六成;但若將媽咪生理特徵、過往病史、平均動脈血壓值、PAPP-A與雙側子宮動脈血流阻力合併觀察,就可得出8成的準確率,若再加上PlGF檢測(自費項目),即可讓準確率提升至9成。

台兒的早期胎檢系統,將早期唐氏症與子癇前症的篩檢結果列於同一份報告中提供給媽咪,其中子癇前症的篩檢以媽咪生理特徵、過往病史、平均動脈血壓值、PAPP-A與雙側子宮動脈血流阻力為觀察指標(敏感度80%),而若想提高早發性子癇前症篩檢的準確度,也可額外進行PlGF的檢測(敏感度90%),使媽咪在早期妊娠時,能第一時間確知自己是否為子癇前症的高危險群,並得知是否需要提早投予預防藥物,以減輕日後對母胎健康的焦慮。


提供建議.孕期不焦慮

然而,若已錯過早期胎檢與投藥的黃金期該怎麼辦?台兒診所胎檢醫師林丹薇不諱言,若懷孕中期才發現媽咪子宮動脈血流阻力較大、有子癇前症的風險,此時就算開始服用阿斯匹林,預防的效果仍然有限。根據文獻統計,目前沒有證據證實中期服用阿斯匹林仍有預防效果,因此,必須提高警覺、增加產檢頻率、監測胎兒生長狀況及羊水量,準確抓出讓寶寶即時出生的時間點,避免錯過挽救母胎性命的時機。

台兒為孕媽咪規劃的的4次胎檢中,早期胎檢的標準流程分為4個階段,分別為妊娠第8周確認妊娠周數、妊娠10周時進行孕婦血清篩檢、11周時進行胎兒頸部透明帶與子宮動脈血流阻力檢測,與妊娠14周時的胎兒早期結構篩檢。孕媽咪若完成早期胎檢,胎檢醫師即會協助媽咪釐清在接下來的產檢中:是否需要抽羊水做進一步染色體/基因檢查、有無必要對子癇前症進行預防,甚或有無重大結構異常致使終止妊娠的必要。

專業的胎檢團隊得利於訓練有素的超音波影像技術,因此能夠更明確地在妊娠初期掌握胎兒與子宮內狀況,除了能為媽咪接下來的產檢計畫提供建議,也能透過一系列的胎檢流程,追蹤胎兒應有的發育進程,既以專業的角度解除媽咪對各種自費產檢項目所產生的選擇障礙,同時又讓媽咪能夠清楚了解胎兒的發育狀況,為孕期減輕許多不必要的擔憂。

台兒早期胎檢

6~9周 / 確認妊娠周數
建立可信的妊娠周數,對應出胎兒發育進程的生長常模。

10~11周 / 孕婦血清篩檢
透過抽血取得孕婦血液中的PAPP-A與free-β-hCG,孕婦可視需求加做 PlGF。

11~13周 / 胎兒頸部透明帶與子宮動脈血流阻力檢測
計算唐氏症及早發性子癇前症風險。

14~16周 / 胎兒早期結構篩檢
一般於妊娠22周才能發現的胎兒結構異常,對熟悉胎兒影像技術的胎檢醫師而言,其中約有70%的異常可於妊娠14周時被篩檢出;也可在14週前後,篩檢出約80~90%罹有重大先天性心臟病的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