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期須知> 把握4重點.高危險群媽媽莫驚慌

把握4重點.高危險群媽媽莫驚慌

許多孕媽咪或許沒聽過「子癇前症」,但「高血壓」這個疾病你一定知道!患有這個疾病,最嚴重可是會影響母體和胎兒健康,高危險群孕媽咪絕對不能輕忽。

在寶寶的成長中,胎盤扮演很重要的關鍵角色,一但功能減退,將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甚至可能有缺氧的情況,嚴重會影響腦部發育,造成生長遲緩。除此之外,媽媽也會受到胎盤生長長期不足,導致子宮動脈血管擴張,引發所謂「子癇前症」。

警訊‧血壓升高要留意!

妊娠高血壓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懷孕的過程中血壓出現收縮壓大於140mmHg、舒張壓大於90 mmHg(註:美國心臟學會提出標準下修至130/80mmHg,未來可能會改變定義);這是在孕期當中,風險極高且容易合併嚴重併發症,是過去難以預測的孕期疾病之一。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五萬名孕婦不幸因子癇前症死亡,在台灣則是約有2%~5%的發生率,每200個孕婦當中,其中就會有一位孕婦發生小於34週的早發型子癇前症。

當心‧連續變化重奏曲!

子癇前症(又稱妊娠毒血症)出現於媽媽懷孕20週之後,孕婦血壓變高(大於140/90mmHg),且合併出現蛋白尿(單次大於2+或24小時蛋白質累積量超過5克)、水腫,嚴重的會發生肺水腫、腦中風及凝血功能異常等狀況;此些變化並非單一症狀,而是像一個連續性變化所產生的重奏曲。

2種類‧高危險群要注意

醫學上主要會將高風險群歸納為兩類,一是主因來自於母體本身高血壓的體質;二是源自胎盤血管形成過程中,生長因子分泌不足導致滋胚層細胞在著床於內膜的過程中,螺旋血管擴張不足,阻力較高而無法供應懷孕中後期胎盤大量血流的需要,這兩類是目前醫學研究推論後可能致病的因素。

4大重點‧要掌握!

抗氧化維他命(C、D、E)、鈣質

建議可以透過攝取不同蔬菜、水果來補充抗氧化維他命;蔬菜則是以番薯、堅果類及深色蔬菜,這些食材當中富含維他命E的成分。透過適量攝取,可以達到預防氧化、保護胎盤的功能。

少吃油炸、過鹹食物

減少食用油炸類及過鹹的食物,不僅可以改善血壓問題,也能減輕身體的負擔,同時能有效控制孕婦的BMI。

適量運動

醫生建議,每天20至30分鐘的步行,對於孕婦而言是很好的運動。透過適量的運動,可以改善水腫的問題,也能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環和子宮動脈的血流,並有效幫助睡眠、舒緩身心。

每天記錄血壓、定期回診

透過定期回診,檢視每天記錄的血壓,醫生可以透過觀察血壓的變化,適當給予降血壓藥物控制。 

問診時間!停‧看‧聽

Q:懷孕的時候每一胎都一定要檢測嗎?

A:每一胎都應該進行檢測,胎盤是孕期暫時性的器官,因此每胎風險都不一樣,尤其是下列孕婦更應該進行檢測,例如:高齡、第一胎、多胞胎、本身患有抗磷脂質症候群(或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慢性高血壓等,都建議做子癇前症風險評估。

Q:子癇前症造成的水腫和一般懷孕期間的水腫有不同嗎?

A:一般孕期所造成的生理性水腫主要分布在下肢,透過抬腿及按摩可以達到舒緩,而若是水腫分佈範圍已達全身,且主要集中於手部及臉部,透過按摩及調整姿勢皆無法獲得改善,合併血壓變高甚至出現體重短時間內異常增加,務必要注意可能為子癇前症的前兆!

Q:如果在懷孕期間罹患子癇前症,產後可以恢復嗎?

A:若非母體本身體質併發造成子癇前症,在生產時胎盤分娩出母體後,這些影響也會有所改善,除非併發不可逆的狀況(例如:中風),而這些影響則需要透過長時間的療養復健,才有可能恢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