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孩子長高非難事.兒科醫師建議:從日常照護著手

孩子長高非難事.兒科醫師建議:從日常照護著手

〈2020.02.25更新〉身高,真是個奇妙的玩意兒,通常,高一點、矮一點,似乎看來差別不大,然而,在重要時刻,高那麼一點,看起來就是不一樣。相信在很多為人父母的心中,無不希望孩子能長得比自己高,甚至也能高人一等,特別是對於本身不高的父母來說,更是充滿熱切的渴望!

父母的遺傳固然左右了先天條件,不過,從林書豪的例子也可看出後天努力的成果,林爸爸169公分,林媽媽168公分,依照公式計算,林書豪的最好身高為181.5公分,最差身高為166.5公分,但林書豪最後以191公分的身高勇闖NBA。據說林爸爸為了讓高一才160公分的林書豪長高,特製了一份「長個餐」,加上林書豪打籃球,運動量大,因此,創下了在3年內增加了30公分的傲人紀錄。

「拚身高」從日常照護著手

該如何從後天著手「拚身高」呢?愛群兒童成長中心教授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楊晨提出以下方式:

1. 攝取優質蛋白質

比起成人,成長中的小孩更需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而且是優質蛋白質,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部小兒遺傳主任楊晨表示,「不擔心孩子的蛋白質攝取量不足,而是憂心無法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蛋白質富含提供人體所需的胺基酸,而營養價值取決於胺基酸種類、含量與消化吸收比率,有完整必須胺基酸、高消化率、且容易被人體順利吸收,就是優質蛋白質,「魚蛋肉豆與奶類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她建議父母,每天讓孩子多喝一杯奶(240c.c.)和一顆蛋,確保優質蛋白質的攝取量」。

由於不少孩子在學校吃營養午餐,下課後到安親班,晚餐就以便當果腹。便當往往肉多蔬菜少,容易造成營養失衡,該怎麼辦呢?楊晨醫師以自身做法為例,她的孩子讀小學時,也是一樣下課後去安親班待著,吃過晚餐才回家。安親班多會代訂便當,她就去那家便當店,多付一點錢,請老闆在便當的配菜上多費心,儘量做到營養均衡的優質便當(1份優質蛋白質的魚肉和不同色的青菜3種),讓孩子吃到營養完整的便當。

到了假日,家人聚在一起,偶爾吃頓大餐,讓親子間有所互動,分享心情,有益孩子的身心健康,「身與心看似兩回事,但是不能切割,心理有時會反應身體的狀況」。

2. 每日要運動30分鐘

楊晨醫師建議,每天要運動30分鐘,看似不容易,「不坐電梯,走樓梯;坐公車在前一站下車,走回家;每天跳繩500下,這些時間加總就差不多30分鐘了」。當然,周末能夠到戶外活動筋骨更好。

3. 足夠的睡眠

要求小小孩早早睡,睡滿睡飽不難,但是當孩子進入學校體制後,隨著年級愈高,想早點上床似乎愈是充滿難度,更不要說睡飽。面對學業與身高難兩全的窘境,楊晨醫師說,「書,可以用一生的時間來讀,但身高卻是錯過生長期就回不去了」。

楊晨醫師依據不同年紀給了不同建議:

.0至6歲(幼兒園):睡眠與營養最重要,這階段的孩子多跟著媽媽作息,為了有充足的睡眠,「晚上至少9點睡,並注重攝取優質蛋白質,只要孩子肯吃都可以吃」。

.6至12歲(國小):因為是腦力與骨骼發育最快速的階段,可說是重要的成長關鍵點,「父母應補足平日攝取不足的營養,每晚至少10點睡」。她補充,除了每天的跳繩,周末時,父母應陪著孩子進行戶外活動,不只當運動,也是親子活動,接受陽光的洗禮,攝取維生素D以利鈣質的吸收。

.12至16歲(國中):「這4年的時間可決定日後身高的15%,也是人為努力的空間,卻偏偏是現行學制中最辛苦的階段,但即使如此,也儘量讓孩子在晚上11點睡覺,不忘每日補充500c.c.的牛奶與1顆蛋,更不要忽略運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