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夫妻共同育兒讓家庭更和諧

夫妻共同育兒讓家庭更和諧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若把陪伴孩子當做是在放鬆,就不會視帶孩子為苦差事。

家庭更和諧的關鍵

夫妻共同育兒有諸多好處,對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都有正面影響,分述如下: 

1.夫妻感情增溫

因為一起分擔照顧寶寶的責任,當孩子睡著後,兩人還可能有餘裕坐下來一起說說話、看看DVD,彼此間的情趣也才有機會與力氣繼續維持。 

2.共同話題增加

因為沒有實際參與,爸爸很容易只看孩子的表現就批評媽媽,但若爸爸也逐漸熟悉寶寶狀況,不但共同討論的情況增加,可以一起分享的喜悅與育兒心情也變多,就可以避免爸爸因為不了解狀況而說出如:「你只是在家,怎麼連照顧孩子都做不好」、「寶寶怎麼又哭了」等傷人與指責的話,最終甚至導致夫妻漸行漸遠。

3.親子關係緊密

任何關係的建立都仰賴感情的培養與交流,無論對另一半或孩子,陪伴的時間越多,感情基礎也會越深厚,親子關係的緊密程度,在孩子逐漸長大後會越來越突顯其重要性,關係越親密,彼此生活的參與度就越高,不用擔心與孩子距離越來越遠。 


拒絕將育兒變成代辦事項

成人處理工作與日常生活,可將每件事以待辦事項列成清單(check list)的方式記錄並逐一解決,但育兒卻無法如法炮製,尤其是嬰幼兒時期,寶寶隨時會有突發狀況,一旦把育兒大小事變成代辦事項,遇到突發狀況造成後面事項的遞延時,家長很容易會情緒失控並感到挫折。 

且若將育兒變成待辦事項,父母就容易有壓力,容易因為覺得自己失去掌控而心煩氣躁,魏瑋志表示,育兒通常無法追求效率,但若能提高容忍力,並放棄追求完美,就能讓育兒變得較輕鬆。例如:原本預計8點喝完奶,8點半洗澡,9點睡覺,但孩子睡前突然大便或吐奶弄髒身體與衣物,換洗的時間可能就必須讓睡覺時間往後遞延。

此時,建議爸媽不妨讓自己慢慢習慣對突發狀況的容忍力,放寬標準如:偶爾一次讓孩子晚點睡沒關係、孩子愛玩水稍微洗久一點沒關係,並透過一次次的經驗,學會給予孩子緩衝時間完成手邊的事,或將一天的活動重新調整順序等,讓育兒生活多一點彈性,也讓自己可用更輕鬆的心情面對孩子。


轉變心態讓相處更容易

許多家長很容易將帶小孩看做是苦差事,因此在陪伴小孩時覺得特別容易疲勞,魏瑋志以自身經驗分享,認為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所以很珍惜與孩子的相處,甚至把陪伴孩子當做是在放鬆,因此不會視帶孩子為苦差事。魏瑋志認為,若家長能把與孩子相處當成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就比較不會覺得如此辛苦,尤其是對爸爸而言,更需要及早就習慣與孩子相處,否則之後更容易將帶孩子視為苦差事。 


尊重不同教養觀

夫妻共同育兒,難免對於教養有不同的見解與堅持,但也因為共同育兒,這些見解與堅持比較容易透過溝通來取得中間值。面對爭執點,魏瑋志指出:「夫妻之間沒有一定誰要聽從誰,或哪種教養觀念一定是絕對正確,應該要彼此尊重;持續溝通,對一個家最重要的事,是一起好好的生活下去,因此應該避免意氣之爭」,建議只要能夠統一大原則,並在大原則下針對不同觀念互相討論,就可嘗試找出雙方都願意容忍的界線範圍,讓夫妻雙方合作愉快。


關起門來溝通

夫妻溝通或爭吵時,須關起門來,避免在孩子面前進行,且在任一方教養時,另一方須避免干預,才不會讓幼兒感到恐懼,或是讓大孩子從父母之間的爭吵中,因為不斷聽到自己的名字而以為是自己造成的爭吵,並感到自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