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 觀念內化付諸行動

觀念內化付諸行動

以身作則,帶領孩子實現海洋保育

淨灘

實踐海洋保育的做法有很多,而響應「淨灘」這個活動,目前在台灣有許多團體或是公司行號,會號召民眾、員工一起力行,但其實沉到海底的垃圾比海面上的垃圾多20倍,而浮在廣大海平面上又剛好隨著風與浪,飄到海岸能被我們撿取的垃圾,與整個海洋存在的垃圾相比,只是冰山一角。郭兆偉祕書長表示,淨灘只是一種行動,應該要將這個觀念內化,並從問題源頭改變做起。 

減少垃圾

比起減少海灘或海洋垃圾,最重要的還是減少「製造垃圾」,郭兆偉祕書長表示,減少垃圾最重要的是從「生活習慣」養成,例如:善用環保筷、環保吸管、水壺、便當盒、購物袋等物品。雖然,這些改變可能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但忍受一點點的不方便,就能讓環境變得更好。

此外,沙灘上的垃圾,除了可能被不同的生物誤食之外,也會阻礙螃蟹或海龜等其他生物的移動,增加他們被掠食者攻擊的機會。因此,減少垃圾,保護海洋生態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只在於我們願不願意做。 

減少使用塑膠製品

塑膠是永遠不會被大自然分解的物質,他指出,塑膠經紫外線的照射會被「裂解」,所謂的裂解與分解不同,分解是指完全消失,而裂解只是讓原有的塑膠變得非常小,但它還是存在,裂解後的塑膠流入海洋,無形之中便成為其他生物的食物,當這些生物被捕撈、食用,最後化學成分還是回到人的身上。 

選對魚、買對魚、吃對魚

亞洲人吃魚的種類高達300多種,有些魚類含有重金屬物質、有些魚類的捕撈方式會破壞棲地,或因過度捕抓造成生態失衡,所以,選對、買對、吃對海鮮也是保護海洋生態的方式之一。

郭兆偉祕書長指出,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所,曾編撰《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將我們經常吃的60種海鮮,以紅綠黃燈的概念告訴民眾哪些海鮮不要吃、少吃與安心吃。內容提到,建議食用的海鮮通常是餌料來自天然或屬於植物性、野生資源量尚屬豐富、食物鏈中屬底層生物、為洄游性生物及捕撈方式對環境影響最小。而避免食用的海鮮則是因為已過度捕撈、野生數量遽減、成長慢資源不易恢復、屬於食物鏈高層生物、為定棲性生物及撈捕方式破壞環境等。(更多相關資訊可至以下網頁查詢:fishdb.sinica.edu.tw/chi/seafoodguide.php

海邊遊玩不使用防曬油

許多人去戶外玩一定會擦防曬油避免肌膚曬傷,爸媽帶孩子去海邊玩,不但要克服人很多、帶孩子不方便等考量,當然也會擔心孩子暴露在太陽照射下太久而被曬傷。郭兆偉祕書長指出,防曬油主要的功能是隔絕紫外線,但如果這些成分融在海裡,附著在珊瑚上,就等於阻斷了珊瑚與其共生藻,和陽光行光合作用,間接使共生藻離開珊瑚,珊瑚便會漸漸邁向死亡,他建議防曬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穿戴防曬取代防曬用品。

珊瑚礁:豐富多元生物棲地

愛護海洋除了從我們生活做起,也有許多單位正積極復育。廖運志博士指出,珊瑚其實就像是建築師,蓋了很多房子讓不同生物居住,例如:藻類、魚類、貝類等,而珊瑚同時也是某些海洋生物的食物,因此,珊瑚礁生態圈有很多生物聚集,是名符其實的海鮮寶庫。

除此之外,科學家研究指出,珊瑚內某些成分可以製作治療癌症的藥物、美白肌膚,甚至是與其共生的特定貝類能製造成麻醉藥,廖運志博士說:「珊瑚礁在我心中是名符其實的百寶箱」。在了解珊瑚的重要性之後,保護珊瑚、珊瑚礁的理由便清楚可見。人為的不當敲取、工程與海洋汙染,都可能破壞珊瑚礁生態,因此,藉由以人工培養的方式,幫助復育珊瑚數量、成長茁壯,再進行野放,鞏固珊瑚礁生態目前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遵循大自然法則與循環

從帶領孩子體驗自然,再藉由機會教育,潛移默化那種想要讓自然環境更好的心,並陪伴孩子一同改變、身體力行。除了親近大自然之外,現在也有許多玩具、影片、歌曲、繪本、故事或卡通,都有和海洋保育相關的知識傳遞,郭兆偉祕書長指出,孩子對於奇形怪狀或色彩繽紛的事物會很有興趣,像是挖土機、消防車、連結車或是恐龍等外型特殊的物品或生物,而多元化的海洋生物便具備了孩子會喜歡的特性,因此,認識海洋生物是激發孩子想要讓環境更好的契機之一。而透過海洋教育,讓孩子認識海洋、尊重自然,盡情發揮探索之心,讓這些和我們共享地球資源的生物,能在大自然生與滅的法則之下,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