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 避免子宮內膜癌上身

避免子宮內膜癌上身

雖然全世界的生殖道癌仍以子宮頸癌最多,但台灣近年來的生活方式逐漸西化,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1年婦科生殖道癌症的首位,已由子宮頸癌讓位給子宮內膜癌,且發生率有逐年上升趨勢。所幸大部分的子宮內膜癌診斷時多為早期,透過手術,多有不錯的預後。

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暨國防醫學院助理教授王毓淇指出,子宮頸癌過去為台灣婦科生殖道癌症之首,但根據衛生福利部2011年的統計,子宮內膜癌患者達1,722人,是1955年的6倍,超越了子宮頸癌人數,成為婦科生殖道癌症的第一名。1996~2010年間,子宮內膜癌手術病人平均年齡為53.5歲,發生率每十萬人口中從3.71增加至13.9,有逐年上升之趨勢,令人不可輕忽。

罹癌年齡有降低趨勢

王毓淇醫師表示,「子宮頸癌罹患率下降,不再是婦科生殖道癌之首,可歸功子宮頸抹片篩檢的普及,加上子宮頸癌疫苗的效果亦逐漸發酵」。比起子宮頸癌有抹片檢查做為發現癌前病變之利器,子宮內膜癌的確少了有利的篩檢工具,「不過,約有90%的子宮內膜癌病患常以停經後陰道出血,或停經前之異常出血表現(經期長或血量不穩定)為主,因此,大部分的子宮內膜癌確診多為早期,經過治療,存活率可達7至8成」,相較卵巢癌的初期症狀多不明顯,確診時多已是後期(約70%),存活率相對較低、預後也較差。

他說,子宮內膜癌可能好發各年齡層,但約60%的患者發病於50歲之後,值得注意的是,統計顯示國內罹患子宮內膜癌婦女有年輕化的趨勢,「這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日益西化不無關聯」。

致病因子

誰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群呢?王毓淇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癌多為體質性,也就是受後天影響,當外來刺激量累積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會發病,僅少部分患者與遺傳有關(約2%~5%),如Lynch syndrome(非息肉大腸癌症候群),為一體顯性遺傳,該患者得子宮內膜癌機率為40%~60%」,他補充,若患者罹癌年齡低於好發年齡或數個一等親罹癌,多與遺傳有關。

王毓淇醫師指出,「雌激素(動情激素)過度刺激,在沒有足夠黃體素對抗及保護的情況下,造成子宮內膜增生,進而演變成癌症」,相關致病危險因子如下:

相關致病危險因子如下:

診斷方式

目前子宮內膜癌的篩檢是以陰道超音波檢測內膜厚度,王毓淇醫師指出,「婦女停經後的厚度未超過4mm,罹患內膜癌機率1%~4%,陰性預測率高,若內膜過厚,則會建議接受進一步的檢查」,畢竟陰道超音波檢查只是具有輔助性質的篩檢,不能以此做為判定。他補充,「雖然子宮頸抹片有時可發現子宮內膜癌,但敏感度只有50%,並不是可靠的方法,不能當成檢測子宮內膜癌的方法」。

診斷方式

至於確診方式為子宮內膜組織切片,他說,「採取內膜組織送病理化驗,準確率約85%~98%」。不過,取內膜組織需要擴張子宮口,才能將刮匙置入子宮內,為避免患者感到疼痛而影響採樣品質,必要時,可在麻醉下實施擴刮術,以使診斷更為正確。

王毓淇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組織切片若顯示內膜增生而無核異變,可使用黃體素治療;若合併核異變(8%~29%會變內膜癌)則要考慮子宮切除」。他補充,依據病理組織,子宮內膜癌可分為兩型:第一型與雌性素相關占85%,為內膜樣腺癌,預後較佳;第二型多為漿液性或亮細胞癌,惡性程度高,易轉移,預後較差。其中,子宮內膜癌患者大多是腺癌,其中類子宮內膜腺癌占75%~80%,組織分級依細胞分化程度分為「好」、「中度」與「不好」。

不要怕內診

王毓淇醫師提醒,「有些女性患者往往恐懼內診,而拒絕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喪失及早確診先機,也影響後續治療的效果,為了健康,醫師建議需要內診檢查時,請不要輕易拒絕」。

他分享過往看診經驗,一位未婚女性為了不正常出血而求診,懷疑是子宮內膜癌,由於該患者尚無性經驗,對於需要內診以進行子宮內膜組織切片檢查,感到無比恐慌,擔心處女膜因此受損,王毓淇醫師允諾她,完成切片檢查,會幫她修復處女膜,終於讓檢查順利進行。最後,切片報告證實為癌症,不禁為她願意接受內診而感到慶幸。

治療方式及預後

王毓淇醫師表示,「在1970年後,子宮內膜癌的初步治療方式是以手術為主,分期手術包括全子宮及雙側卵巢輸卵管切除,收取腹水,淋巴及網膜摘除,後續仍可能接受輔助性治療」。手術前,先以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進行評估,「有助於偵測肌肉層及淋巴受到侵犯的程度,而血清CA-125有助於治療後之追蹤」,簡單說,就是評估手術方式並訂定治療計畫。

他指出,目前手術方式有傳統剖腹、微創腹腔鏡或達文西機械手臂,「如果是早期,可選擇微創腹腔鏡或達文西機械手臂的手術方式,是在術後恢復狀況有較好的表現、但在存活率或復發率,與傳統剖腹相當;若已是晚期,則僅能以傳統剖腹方式進行手術」,王毓淇醫師將三種手術的不同進行比較:

王毓淇醫師將三種手術的不同進行比較:

他進一步指出,依照癌症期別及組織分化的良劣程度,決定輔助的治療方式:

.早期(第一、二期)及輔助性治療

由於子宮內膜癌擴散轉移的途徑主要經骨盆而至主動脈旁淋巴,常見肺部、肝臟或腹股溝淋巴轉移,進行分期手術時,摘除大於11顆以上的淋巴,有助整體存活期。術後如果有腫瘤細胞分化不良,肌肉深層侵犯或子宮頸侵襲者,建議給予輔助性放射治療,可減少骨盆及陰道復發,對局部控制較佳;而輔助性化療在早期子宮內膜癌是否有效,目前則尚未有定論。至於第二期子宮頸有病灶,實行根除性子宮切除比單純性切除有較好預後。

.晚期(第三、四期)及復發

針對子宮內膜癌第三、四期患者,手術應儘量拿乾淨,並施行骨盆及主動脈旁淋巴摘除,以減輕出血及腸道阻塞狀況,術後輔助性治療仍以放射線及化療為主,荷爾蒙治療也可應用於晚期癌症。對於全身性轉移多採取緩解性治療,如以放射線治療轉移部位、疼痛控制或安寧治療;化學治療則對遠端轉移控制較佳。

國際婦癌聯盟於2009年提出新的內膜癌分期系統至於標靶治療,王毓淇醫師指出,「多數子宮內膜癌標靶治療藥物仍在研究中,包括抑制血管新生、分子標靶藥物或影響癌症代謝藥物,相信未來標靶治療藥物將會改善子宮內膜癌之存活率」。

目前子宮內膜癌復發多在病後3年內,有90%發生在5年內。王毓淇醫師提醒,患者在前兩年應每隔3至6個月回診,之後每隔6至12個月回診,以確保自身健康,若懷疑復發,可安排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他指出,「決定預後最重要因子為期別,若能早期發現,即可早期治療,子宮內膜癌5年的整體存活率可達70%~80%」。

 

醫學進步帶來希望

醫學進步帶來希望

以前,癌症在大家眼中有如無藥可醫的絕症,如今,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王毓淇醫師表示,可從4個面向來看:

.早期診斷:以子宮頸癌為例,可藉由子宮頸抹片檢查而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有效降低死亡率。未來也能針對子宮內膜癌發展出類似子宮頸抹片的篩檢工具,如抹片晶片,「不只是抹細胞檢查,還可抹基因,藉由高準確度提升檢查品質,而能早期發現病灶,給予即時的處置」。

.晚期治療:即使發現已是晚期,也可透過進步的治療方式,提高罹癌患者的存活率。

.分子診斷及標靶治療:透過基因檢測,可及早偵測出可能突變的基因、找到分子致病的機轉,不僅可及早發現病灶,也將有助標靶藥物的研發,不過這部分仍在發展中。

.手術的進化:手術方式從傳統剖腹進步到微創腹腔鏡手術,如今,更發展出達文西機械手臂的新式手術,而其精良程度也不斷在提升,「讓患者可以有更好的手術品質,提高治療的效果」。

認識「達文西機械手臂」

有人說「未來是機器人的時代」,其實機器人在醫療應用已經如火如荼的進行,醫學手術的創新科技「達文西手術」,可說是當前最先進的微創手術方式之一,這讓子宮內膜癌也有更新的處理方式。

王毓淇醫師表示,國內在2004年FDA核准婦科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後,國內醫學中心也隨即引進,它提供了3D視野,10倍的影像放大效果,加上靈巧的手腕,讓傳統腹腔鏡不易處理的子宮內膜癌,也可藉由達文西手臂進行精密的操作而達到效果更好的處置,他說,「手術過程更為精細,出血量少,術後恢復快,也可減少女性對手術的恐懼」,王毓淇醫師以最近一次進行的子宮內膜分期手術為例,歷時約2.5小時,出血量僅40c.c.,「過程中,未使用到紗布」。但達文西手術並非全然無缺點,價格較昂貴且需全額自費,以及缺乏有經驗之醫師(國內會此手術醫師有限),是目前無法大量普及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