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培養3Q好寶寶:EQ篇

培養3Q好寶寶:EQ篇

從幼兒時期到成人階段,情緒的層次會慢慢由簡單分化到複雜,從一開始最原始的情緒,如生氣或開心,到複雜的情緒,如嫉妒或尷尬,都會受到周遭環境與人的交互影響而有不同的表現,那麼爸爸媽媽該如何教養,才能讓寶寶從小就培養良好的情緒處理能力呢?

四大情緒能力培養3Q好寶寶:EQ篇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涂妙如老師解釋,四大情緒能力的發展是同時性的,除了初期藉由教導認識情緒語彙來幫助寶寶學習標明情緒外,在人的一生中,理解情緒、表達情緒以及調解情緒,都是日常生活中不斷持續學習的過程。 

Tips

中崙諮商中心兒童臨床心理師呂信慧表示,持續陪伴寶寶學習表達情緒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這是能有效調節自己情緒的基礎。當寶寶剛開始學習表達感受時,爸爸媽媽一次又一次的引導練習,可以讓寶寶逐漸將表達情緒這件事內化,以避免寶寶日後不懂得表達情緒,進而出現無法處理情緒的問題。 

1.標明情緒

寶寶情緒能力的發展歷程,從認識情緒的語彙開始,當寶寶產生情緒時,藉由爸爸媽媽的協助引導,可以幫助寶寶了解目前的情緒感受。涂妙如老師表示,寶寶的情緒必須被標明,爸爸媽媽需以了解的方式來回應寶寶第一步的情緒認識,例如:我知道你現在很餓、不舒服,所以你生氣了,媽媽已經在準備了,請等一下。藉由標明寶寶的情緒,讓寶寶知道這樣的感受叫做生氣,也藉由適當的回應,讓寶寶感覺自己是被了解的並得到安撫。 

2.理解情緒

當寶寶的情緒發生時,爸爸媽媽可以陪著寶寶一起找出情緒的源頭,幫助寶寶透過理解來明白情緒的發生原因,例如:「因為你的水壺不見了,所以你感覺傷心」、「因為你的玩具壞了,所以覺得很難過。」這個能力的培養主要是引導寶寶學習情緒的狀態、了解情緒發生的原因,有助於之後寶寶情緒調解能力的發展。 

3.表達情緒

當寶寶兩歲半後,若產生情緒,爸爸媽媽除了標明寶寶的情緒狀態外,也可以使用轉移或安撫等方式,讓寶寶的情緒平靜下來,如「你剛剛好生氣唷,你在生氣什麼呢?」協助寶寶學習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感受。

一開始寶寶也許無法表達得很好,爸爸媽媽可以用選擇題的方式來幫助寶寶學會表達,例如:「你剛剛是覺得生氣、傷心還是害怕呢?」或者在紙上畫出表情臉譜,並跟寶寶解釋每個情緒的感受,然後幫助寶寶學習表達。不過,中崙諮商中心兒童臨床心理師呂信慧表示,不一定要是負向情緒才要協助寶寶表達,正向情緒也是一樣要協助寶寶認識及表達。 

4.調節情緒

培養3Q好寶寶:EQ篇

當寶寶被負面情緒困擾時,涂妙如老師提醒,情緒不能被壓抑,此時爸爸媽媽可以藉由有趣的方式來幫助寶寶轉化這個情緒能量,例如:陪著寶寶一起把生氣的原因畫在紙上並綁在氣球上隨風飛走,或應用繪本〔生氣湯〕的遊戲,準備一鍋水,請孩子將不開心的感受對著這鍋水說出,然後將水煮沸,示意這不開心的感覺也隨著水蒸氣揮發至空氣中。透過有趣的引導方式,讓寶寶了解情緒可以被轉化,而這個從一開始由父母協助的被動調節,到有一天能夠自己主動調解的過程,其實都是厚實寶寶日後面對情緒困擾時,能夠自我調節的重要經驗。

Tip

涂妙如老師表示,即便是成人,在情緒的調節上有時也不見得處理得很好,因此在教導寶寶時,其實也是提供父母一個認識自己的機會,畢竟身教重於言教,當孩子透過模仿來學習時,父母本身的正面示範就顯得非常重要。 

透過觀察培養寶寶好脾氣

涂妙如老師指出,每一個寶寶因為具有不同的氣質與個性,因此爸爸媽媽在培養寶寶的情緒能力時,一定不能忽略要先觀察寶寶,透過觀察來了解寶寶的個性,並依著寶寶的個性來安定他們的情緒。例如:比較內向害羞的寶寶,可透過鼓勵的方式,例如:優點大轟炸的遊戲,幫助寶寶更自信大方,而比較活潑好動的寶寶,除了盡量讓寶寶有活動的機會外,也可以透過學習靜態遊戲來培養寶寶的耐心。透過父母適當的引導與學習,日後寶寶的情緒在有起伏時,會比較容易回復到安定的狀態。 

Tips

除了透過觀察、順著寶寶的個性給予引導外,涂妙如老師也提醒爸爸媽媽,在面對寶寶踰矩時,要記得設定合理的界線,溫柔但堅持,不能因為寶寶大哭大鬧而有所妥協,倘若爸爸媽媽總是心軟捨不得寶寶哭鬧,便容易養成寶寶日後以情緒威脅父母達成目地的壞習慣。

透過引導建立寶寶好習慣

涂妙如老師分享在幼兒園中,曾有一個孩子因為在小朋友面前跌倒,引發其他小朋友們大笑而感到羞愧,但在經過媽媽的引導後,這個孩子反而釋懷,並覺得偶爾帶給大家歡笑是一件難得的事情。寶寶的情緒發展奠基於爸爸媽媽耐心的教導與正面回應,涂妙如老師表示,孩子十歲以前,父母還是寶寶模仿學習的主要對象,因此爸爸媽媽的情緒能力也會影響寶寶在情緒方面的學習與發展,建議爸爸媽媽在教導寶寶看待任何事件的發生時,都能學習幫助寶寶從正向思考來引導,以培養寶寶正面看待負面情緒的好習慣。 

寶寶好情緒養成計畫

培養3Q好寶寶:EQ篇

寶寶的學習除了從生活經驗中累積外,涂妙如老師也提供幾個方法,幫助爸爸媽媽培養寶寶的好情緒:

透過繪本學習

繪本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表現總是讓寶寶印象深刻,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寶寶從繪本中認識情緒,也學習故事中人物對於情緒調節的方法。

按摩與放鬆

寶寶一歲前,涂妙如老師非常建議爸爸媽媽可以時常為寶寶按摩,透過按摩,可以讓寶寶覺得舒服並且能夠安定寶寶的情緒。而在寶寶情緒較不穩定時,也建議爸爸媽媽可以試著帶寶寶去洗個溫水澡,放鬆寶寶的身體也平靜心情。

充足睡眠

當寶寶有足夠的睡眠時,比較容易有安定的情緒狀態,因此建議爸爸媽媽在培養寶寶好情緒時,別忘了先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及安排穩定的生活作息。

多多運動

涂妙如老師解釋,運動能讓心情感覺快樂,因此非常鼓勵爸爸媽媽帶著寶寶一同運動,在強健體質、安定情緒的同時,還能增進親子間的親密關係,可說是一舉數得。 

讓好情緒成為好習慣

當寶寶感覺放鬆,情緒就相對穩定,笑咪咪寶寶除了有賴父母用心的觀察與教養外,家人間的相處氣氛也會直接影響寶寶的情緒,爸爸媽媽不妨陪著寶寶一同練習情緒管理,創造家中的和諧氣氛,讓安定的情緒成為寶寶自然而然熟悉的好習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