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即時新聞】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專家建議從躲貓貓遊戲開始

【即時新聞】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專家建議從躲貓貓遊戲開始

兩歲大的小雪相當怕生,媽媽帶到她至朋友家玩,她總是不跟別人互動,堅持黏在媽媽身上變成無尾熊。孩子太內向,不敢跟人互動玩耍,這讓許多家長傷透腦筋,專家表示,不少孩子都會分離焦慮,父母應該循序漸進地鼓勵孩子嘗試及接觸環境,增加安全感。


5~8個月的寶寶可開始玩躲貓貓遊戲,讓孩子了解「雖然看不見,但依舊存在」,減少分離焦慮的影響。

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鄭安安指出,嬰幼兒和主要照顧者之間會出現一種交互的、持久的情感連結,這就是所謂的「依附關係」。只要寶寶信任照顧者,而照顧者適時提供刺激及探索機會,寶寶就會逐漸學會且信任自己有能力去探索外在環境。

舉例來說,5~8個月的寶寶開始玩躲貓貓遊戲,在看到照顧者的臉,或是聽到逗弄的聲音,就出現預期性的微笑。照顧者如果不見了,寶寶就會主動尋找,在整個過程中,充滿了情感互動。 

鄭安安指出,分離焦慮大約在寶寶1歲至1歲半左右達到高峰,如果能夠建立起穩定且預期的互動模式,孩子就會逐漸了解及相信,有些重要的人事物,雖然看不見,但依舊存在。只要在每次獨立探索經驗當中累積信心,就能夠減輕分離焦慮。 

鄭安安建議家長,當寶寶會爬、會走時,照顧者可以建立一個安全的範圍,觀察及等待,適時地放手讓寶寶嘗試,寶寶在離開了照顧者後,從獨立探索的經驗中,逐漸了解自己能做到什麼。

例如,1歲半的孩子通常可以離開特定照顧者,和更多熟悉的人互動了。2至3歲的孩子去公園時能夠自己玩一陣子,再回頭尋找照顧者,這些都是正向的分離經驗。

許多孩子剛念幼兒園時,出現強烈的分離焦慮,可能哭上好幾天,甚至哭一兩個星期。這時,照顧者可以帶著孩子認識學校環境、老師及同學,並同理及接納孩子的情緒。 

家長應該具體明確地告訴孩子下課時間,再以溫和堅定地態度道別離開,鼓勵孩子結交新朋友,加入團體與他人互動。有時簡單的分離儀式、或用熟悉的玩偶、小被子等替代物品也可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鄭安安建議家長,應該給孩子時間,等他和新環境中的人事物建立起穩定信任的關係,就能自在地去探索跟學習。另一方面,家長也必須做好分離的準備,相信孩子有能力適應環境,否則,孩子感受到照顧者的擔憂不捨,變得更加難以分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