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幼兒生活教養> 媽媽不知道的事:「不良媽媽」比「教練式媽媽」來得好!媽媽力越強,孩子力就越弱

媽媽不知道的事:「不良媽媽」比「教練式媽媽」來得好!媽媽力越強,孩子力就越弱

對孩子而言,不良媽媽會比教練式媽媽來得好,因為「媽媽力」越強,「孩子力」就會越弱,媽媽成為教練的瞬間,孩子就很難從媽媽的手掌心脫逃,孩子的學習在媽媽掌握中,孩子的課外閱讀在媽媽掌握中,連孩子的自由都在媽媽掌握中。



教練式媽媽對孩子品行、感性、學業、社交養成領域付出心力

企圖藉由「媽媽」這個角色完成自我實現的媽媽們,將所有籌碼投注在子女教育上,化身為積極的「教練」角色。

媽媽的角色本來就兼具教練職責,教育子女養成好習慣、教導孩子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蒐集對孩子有益的資訊,這些是媽媽的職責,同時也是基本認知下的教練職責。既然是身為媽媽都會做的事,也就沒必要特別賦予「教練」一詞,因此,「教練式媽媽」不像「經紀人媽媽 」或「直升機媽媽 」般成為流行用語。但我想用「教練式媽媽」的概念,來說明當今世代的媽媽。針對孩子的品行、感性、學業、社交養成領域上,熱衷於履行教練職責的媽媽,我將他們稱之為「教練式媽媽」。這些媽媽就像是運動教練在訓練有能力的選手般,積極想將子女訓練成有能力的人。

近年來,媽媽的教練職責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精緻、水準越來越高,已然進入媽媽必須為了成為好教練而進修的時代。書店裡,放眼望去都是強調媽媽教練職責的育兒書籍,要媽媽從三歲就開始啟發孩子的智能、提升孩子的語彙能力,玩樂中也要訓練想像力和創意力,連領導力都要媽媽幫孩子養成。

親子討論社團滿滿都是跟「教練」有關的建言:「低年級孩子的媽媽,要培養親子共讀的習慣, 藉由問題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七歲開始表達論述,有助於大腦啟發,這部分孩子無法自行完成,媽媽必須在旁協助」、「指導小一生是媽媽的職責,就算功課只有一題,也要陪同孩子一起完成,用不同的方式說明,並積極給予讚美」。

現在跟過去不同,不論閱讀或學業都要媽媽陪同孩子完成,不再是下達「去寫作業」、「去看書」的命令就能了事。與孩子一對一進行討論、陪同孩子讀書,才是所謂的好媽媽。媽媽除了要學習如何當「閱讀教練」外,也要學習如何表達論述。

除此之外,媽媽還要培養孩子的外語能力、啟發孩子的想像力、訓練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擁有夢想、依照孩子的程度安排課業進度、養成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練式媽媽小心兩種狀況,孩子可能有罹患心病危險!

這個時代將此稱為「媽媽力」,是身為媽媽必須具備、必須履行的德目。這種「媽媽力」其實就是指「教練式媽媽」。當今世代,成為一名「好的教練式媽媽」是媽媽的目標,於是媽媽為了子女教育開始進修,進修心理學,也進修人文學,學習孩子發展階段的相關知識,也學習情緒引導。媽媽熱衷於學習新知,並享受著將所學套用到孩子身上時獲得成效的成就感,不只幫助到孩子的課業,對於孩子的品行、感受性、學業、社交養成都有成果。除了最基本地依孩子程度擬定讀書計畫外,教練式媽媽也要負責平撫孩子的情緒,適時賦予動力。

媽媽努力讓孩子發光,孩子若是發光,媽媽也跟著耀眼。發揮所長成了「有能力的媽媽」,成為讓旁人欣羨的「了不起的自己」。以孩子為重的「子女教育野心」,和以媽媽為重的「自我實現野心」,造就出「教練式媽媽」的誕生。

教練式媽媽成為時下好媽媽的典範。但仔細想想,媽媽積極履行教練職責,真的是好事嗎?廣受好評的教練式媽媽,沒有問題點嗎?直接切入結論吧!出現以下兩種狀況時,活在教練式媽媽下的孩子,會有罹患心病的危險:第一,教練式媽媽淪為經紀人媽媽;第二、教練式媽媽扼殺了孩子的自發性。(延伸閱讀:芬蘭孩子的獨立自信絕對是教出來的!6個爸媽不咆哮、小孩不必乖的教養法!



淪為經紀人媽媽的過程

「經紀人媽媽」是曾經風行一時的流行語,就是所謂的「管理型」媽媽,對子女的教養方式猶如經紀人對待藝人,因而有此稱號。媽媽負責幫子女制定學習計畫、管理行程、接送補習、處理雜事,讓孩子能專注於課業。

「經紀人媽媽」雖然給人一種為了學業強行拖著孩子走的負面形象,但其實經紀人媽媽兼具情報力、實踐力、經濟力,還有與孩子溝通技巧等能力。或許是具備這般能力的媽媽不適合用「經紀人媽媽」這種負面詞彙來指稱吧,近年來很少再聽到這個詞。

提起經紀人媽媽,是為了拿來和教練式媽媽做比較。經紀人媽媽是指對子女課業「全能」(all-in)的媽媽;教練式媽媽則被認為是兼顧孩子的品行、感受性、學業等全人教育層次的好媽媽。經紀人媽媽做的是「教導」,教練式媽媽做的是「引導」;教導是教了之後要求跟上,引導則是依照孩子的程度激發潛力。經紀人媽媽通常會制定好孩子的日程,要求孩子照著做;教練式媽媽則是先取得與孩子的共識,並依照孩子的程度擬定策略。就媽媽們的認知來說,經紀人媽媽是負面的, 教練式媽媽是正面的,但許多媽媽已經越了線卻渾然不知。

教練式媽媽是經紀人媽媽的上個階段,而教練式媽媽如何越過線,變成經紀人媽媽?教練式媽媽注重孩子的健康、情緒、品行以及學業,尤其是學業,因為學業需要最多的資訊、技能及努力。

多數教練式媽媽的心裡是這樣想的:「我跟其他媽媽不一樣,我不把學業視為全部,我認為孩子的感受性和品行更重要,學業也會按照孩子的程度來要求。」然而,這種心態大概只能維持到孩子上國小。孩子讀幼兒園時,看到隔壁家的孩子讀全美幼兒園、上數學補習班還能不為所動,但國小之後就不容易了,看到孩子聽寫只考四十分便開始侷促不安,聽說不會讀書的孩子會交不到朋友、沒自信,會越來越跟不上進度。「國小階段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等於輸在起跑點」,有多少父母聽到這樣的話,還能無動於衷?於是,開始加強要求孩子的學業。

媽媽將教練的項目集中在「學業」上,重視品行、感受性的教練式媽媽化身為學業優先的嚴格教練,平撫孩子的情緒、取得與孩子的共識,淪為督促課業的手段。自此,教練式媽媽的目標從「出色的孩子」窄化為「會讀書的孩子」。

教練式媽媽開始積極介入子女的課業,幫孩子制定長期的學習計畫,也為孩子擬定細部的讀書日程,並督促孩子照著計畫執行。媽媽一如往常地認為自己是「好的教練式媽媽」,認為自己是依照孩子的「程度」進行與孩子取得「共識」的計畫,所以不會有問題,全然不知自己已跨界到經紀人媽媽、直升機媽媽,落入巧妙的自欺陷阱中。

明智的媽媽要有能力釐清教練式媽媽與經紀人媽媽的分界。許多媽媽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越線, 因此,倘若發現自己出現以下狀況,就表示已經踏入經紀人媽媽的界內。

第一、教練孩子的核心是課業;第二、孩子的中長期課業目標十分明確且詳盡;第三,孩子的學習日程密密麻麻;第四,以嚴厲的態度要求孩子遵照讀書計畫並達成目標。

符合以上四點,就表示已變成經紀人媽媽,即使仍然跟教練式媽媽一樣考量孩子的程度、緩解孩子的壓力、管理孩子的情緒,但這些不過是為了督促課業的手段罷了。
了解教練式媽媽淪為經紀人媽媽的過程後,接著,來看教練式媽媽的其他問題點。



「媽媽力」強,「孩子力」會被削弱

隨著教練式媽媽成為趨勢,副作用也開始顯現。「好的教練式媽媽」使得普通媽媽成為「問題媽媽」,網路上的聰明媽媽教育經驗分享,讓普通媽媽陷入不安,越來越多媽媽擔憂:「我做不到這種程度,怎麼辦?」而職場媽媽更焦慮,上班之餘,還要擠出時間積極履行媽媽的職責,身心都疲累不已。當今社會的現實狀態,可說是「好媽媽」難為,普通媽媽都成了「不良媽媽」。

我十分確信對孩子而言,不良媽媽會比教練式媽媽來得好,因為「媽媽力」越強,「孩子力」就會越弱,媽媽成為教練的瞬間,孩子就很難從媽媽的手掌心脫逃,孩子的學習在媽媽掌握中,孩子的課外閱讀在媽媽掌握中,連孩子的自由都在媽媽掌握中。

「媽媽力」就是「管理力」,目標是糾正孩子、要求孩子跟著媽媽的正解走;「孩子力」是「自發性」,從自身反應出的力量。「媽媽力」強,「孩子力」自然會被削弱。

舉例來說,有所謂的「閱讀指導」,要孩子讀完書後,跟媽媽一同討論,將心得用語言和文字表達出來。最初的宗旨是:閱讀有助於提升「多種能力」,不僅對語言能力、邏輯能力、表現能力、共鳴能力、探索能力有益,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學習能力與表達論述能力,所以「閱讀」是好事, 不但可以培養讀書習慣,還可同時培養全方位能力。聽起來好像沒錯,但並不是所有閱讀指導都是好的,其中也可能藏著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