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幼兒生活教養> 學習尊重孩子,不讓「拒絕」破壞親子關係!當孩子想看ipad,爸媽可以這樣溝通

學習尊重孩子,不讓「拒絕」破壞親子關係!當孩子想看ipad,爸媽可以這樣溝通

面對孩子的要求,有些或許無理,有些卻可能來自深層需求,練習在堅定教養原則下,溫和地對孩子說「不」極具意義,透過理解與對話,讓「拒絕」不傷害親子關係,還能讓孩子對情緒有更多的認識與體會。



  《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作者羅寶鴻認為:「面對孩子,爸媽的每一句話,都是教育的機會。」當孩子努力學著認識世界時,爸媽的引導影響著孩子建構所見世界的樣貌。成為爸媽後,孩子每次給予的教養狀況題,都引領著家長次次反思、琢磨,甚至困惑與困擾,明明打從心底想給孩子最好的引導,卻總在無法解答或自圓其說時,用權威、冷漠或指責來回應,讓親子關係蒙上一層灰,也造成孩子心裡的傷。

 

堅持原則.溫和而堅定

  羅寶鴻老師表示,不想讓「拒絕」重傷親子關係,須從同理孩子、關愛孩子的需求出發,透過對話、帶著理解,溫和而堅定地秉持原則,同時接納孩子的感受。

案例

小宇5歲半,爸媽允許孩子每日有20分鐘的時間可使用平板電腦。當天早上小宇已使用過平板電腦20分鐘,傍晚時,小宇還想使用。


狀況1
-權威式回應

小宇:爸爸,我想用iPad。

爸爸:(滑手機、頭也不抬)早上用過了,不行。

小宇:(開始哭鬧)我就是要。

爸爸:(生氣)不行就是不行,早就說過了一天只能用20分鐘。

小宇:(繼續哭鬧)

爸爸:(怒氣持續高漲)再哭!我打下去。

 

狀況2-帶著理解回應

小宇:爸爸,我想用iPad。

爸爸:(停下手邊動作,用平行的高度看著小宇的眼睛,溫和的提問。)小宇,你想用iPad是嗎?

小宇:嗯。

爸爸:為什麼你想用iPad呢?

小宇:我想看前天爸爸帶我看的那個火箭升空的樣子。

爸爸:(理解需求來自孩子的求知欲,拿出前天介紹孩子的火箭原理書籍。)我們今天先一起再來看一次書裡的火箭吧。


  案例中,狀況1的權威式拒絕,讓爸爸錯過了了解孩子深層需求的機會,同時可能讓親子間的衝突拉開彼此的距離,過程中,孩子的感受是:我被拒絕、我不被理解、不被接納,傷心的感受讓孩子產生哭鬧情緒。狀況2的回應方式,則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深層欲望,並對他的需求表達了尊重與接納,同時溫和的秉持教養原則。

 

方式不同.結果不同

  羅寶鴻老師解釋,案例中的狀況2,停下手邊動作、看著孩子的眼睛、溫和地與他開啟對話,其實就是做到了尊重孩子的需求,並嘗試與孩子連結,同時,學著不對孩子的要求預設立場,以中立的態度、帶著關愛與好奇,詢問孩子的深層動機,反而有助讓爸媽更了解孩子開口的原因,甚至可能因此更了解孩子心底的渴望。而對孩子來說,想再次了解的求知欲,雖然不是來自預期中的iPad,卻在爸爸的同理與關愛中,從書籍中獲得滿足。(推薦文章:家有盧小孩.溫和堅定教養從頭學

 

面對孩子的情緒.同理但不處理

  不預設立場、不批判的關愛態度,能讓孩子願意將心裡真實的需求表達出來,羅寶鴻老師強調,即便爸媽心中已經決定向孩子說「不」,但關愛的態度,以及傾聽他、與他討論,也已充分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在狀況2的情境中,如果孩子想看平板電腦是為了想看卡通或其他娛樂目的,此時爸媽仍應以溫和關愛的態度提醒他彼此之間的約定,如果孩子還是堅持,甚至開始「盧」,請家長溫和同理,但不處理。例如:

 

爸爸:你因為不能用iPad很生氣嗎?

小宇:(哭泣)是。

爸爸:(協助辨認情緒)很傷心嗎?很委屈嗎?

小宇:(哭泣)是。

爸爸:(持續溫和語氣)我知道你因為不能用ipad很生氣、很傷心,我了解,你是可以生氣的,在不打人、不亂丟東西、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你可以去房間整理感受、可以捶枕頭、可以用力擊鼓、可以放音樂,如果可以讓你感覺好一點,都可以。


  此時的「不處理」,指的是家長須避免持續叨念、說道理或重申約定,共同的約定只要提醒過就足夠,持續的重申與說道理,反而會讓孩子更「盧」,延長哭鬧的時間,家長當下只須讓孩子了解爸媽與他同在,並讓孩子感受自己的情緒,待孩子情緒平復後,可再繼續進行有意義的親子對話。

  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受自己的情緒,有助讓孩子認識情緒、逐漸學會處理情緒,而不致讓壓抑情緒成為未來傷害自己或別人的原因。溫和同理、不處理的態度,讓家長與孩子同在,也讓孩子明白自己不會因為有情緒而被批判或責備,因此在受到父母拒絕時,仍然能感到安全,不會破壞親子間的關係。


用語言帶領孩子認識情緒

  透過在對話中,指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學習辨認目前的感受,例如:憤怒是來自不能使用iPad的失望與傷心。一旦學會辨認情緒,未來孩子就能對自己的情緒有更多的認識,同時,透過家長對孩子情緒的接納,他便會慢慢地在體驗過情緒後,也漸漸接納自己的情緒,待整個經驗完成,孩子的情緒會慢慢放下。久而久之,面對情緒,孩子會越來越熟悉情緒的起落,並容易為自己的感受進行整理或進一步處理情緒,讓情緒管理的技巧逐漸成熟。

 


更多對話.讓教養更有彈性

  同樣引用狀況2的情境,爸媽也可以用討論的方式與孩子開啟更多對話,例如:「可是你今天已經看過了,你覺得怎麼辦呢?」如果孩子提出「今天再看20分鐘、明天我就不看了」,或是「我可以幫忙做點家事」等,透過與孩子討論後共同解決問題,不只對孩子的需求表達了尊重、讓教養有更多彈性、讓孩子學著解決問題、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有助孩子願意表達自我與讓親子間的溝通順暢無礙。

  羅寶鴻老師表示,用愛的方式拒絕孩子的要求,須從理解與接納開始,所謂接納,指的是面對、允許、不抗拒、全程地體驗(孩子的起心動念、需求與雙方感受等),並從啟動對話開始,帶著關愛與好奇,探詢孩子的深層需求,方有助於在理解的前提下,表現溫和而堅定的教養態度。

  此外,羅寶鴻老師也提醒,4歲之前的孩子,內在衝動比意志力強,親子間的有效溝通或爸媽堅持的原則,建議放在孩子平復情緒後溫和表達;4歲之後的孩子,則比較能在需求提出時,透過充分的對話,達成雙方共識或了解孩子的深層需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