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寶寶的好情緒如何養成?透過4大心法來培養

寶寶的好情緒如何養成?透過4大心法來培養

(2020.05 更新) 寶寶愛笑、好帶養是每個媽媽夢寐以求的期盼,除了孩子的天生氣質,爸媽的回應方式也是關鍵的決勝點,只要掌握正確心法,培養正向穩定的寶寶指日可待。

情緒養成從建立安全感開始

想要培養寶寶的好情緒,必須先建立寶寶的信任感。信任感的建立,是1歲之前親子間需積極培養的關係,而良好的信任感,更有賴於親子間的安全依附關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學生諮商中心主任暨資深心理師許皓宜建議,每對爸媽都要做個有回應的父母,當寶寶有需求時,透過溫言軟語的出聲撫慰、擁抱、親拍,都能達到安撫寶寶的目的,寶寶也能從爸媽的每次溫柔回應中,逐漸建立起安全感。依據心理諮商門診臨床上的觀察,嬰幼兒時期總是得不到父母回應(不搭理或漠視)的個案,長大成人後,在情感與情緒的處理上比較容易出現障礙,但只要在嬰幼兒時期,能給予正確回應與充分關愛,就能初步為寶寶日後的人格發展與情緒養成打下良好根基。

對新生兒而言,出生前在媽媽溫暖的子宮中,隨時都處於被擁抱的狀態,只要有需求,隨時能從羊水中獲得,然而一出生,不只擁抱的狀態不見了,環境溫度也大幅下降,寶寶必須努力適應新環境,此時若生理(肚子餓、需換尿布、不舒服)或心理需求(希望被愛、被擁抱)又得不到回應,寶寶就會覺得這個嶄新的世界沒有溫暖、世界是冷漠的,因而形成對這個世界不信任、不安全的感受,不但對日後正向的情緒培養沒有幫助,也會影響日後的人格形成。

阿德勒心理學指出,所有成人的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的問題,許皓宜心理師補充,所有人際關係的問題又來自於「無法信任關係」,因此,在寶寶0~1歲時,對世界、對環境、對父母建立起信任感才會如此重要。以心理發展論的角度解釋,0~1歲是人格建立的基礎期,此時信任感如果能夠良好建立,不單是影響情緒的養成,後續的人格發展也是階梯式的向前邁進,從自主、積極、勤奮、自我認同、親密、傳承到整合,若其中某個階段沒有發展好,人格的發展就會持續停留在該階段,不會繼續前進,但也不會反向逆行。

6個月前.為好情緒打好基礎

從懷孕開始,寶寶日後情緒穩定與好帶養便是每個孕媽咪最大的期盼之一,研究發現,懷孕期間媽咪心情的穩定,對寶寶出生後的情緒表現有正向影響,但除了孕媽咪在懷孕時期照顧好情緒外,出生後寶寶的情緒學習也立即開始,許皓宜心理師表示,對6個月之前的寶寶而言,比「學習」更精確的解釋是「共生」,胎兒於出生前,在母體內與媽媽共同呼吸、感受與飲食,孩子覺得自己與媽媽是一體的,出生後到6個月之前,寶寶在心理上還無法分辨自己與他人(尤其是母親),因此,母親此時的情緒表現和表達,對嬰兒來說會完全複製、如出一輒(即媽媽怎麼樣,我就是怎麼樣),差別只在於成人的情緒會被隱藏或壓抑,但孩子感受到了,只會原原本本的用哭泣表現出來,例如:媽媽雖然表面上很平靜,但心中有所憤怒,寶寶便會因為感受到憤怒而覺得不平靜。

寶寶6個月前,是日後培養好情緒的關鍵基礎期,在這段期間,媽媽如何處理與面對情緒,都會形塑孩子日後情緒發展的基礎樣貌,許皓宜心理師提醒,在這段期間,無論是面對孩子生理需求或情感需求,建議都不要說出隨意質疑寶寶的話語,例如:「你幹嘛那麼愛哭(批判語氣)?」或「你幹嘛假哭(懷疑語氣)?」而是要以理解的方式表達:「媽媽知道你不舒服、不開心……」並溫柔安撫寶寶的哭泣,嘗試參與、融入寶寶此時的感受,陪著寶寶一起面對此時的情緒,能讓他因為母親的同在而感到安全。

6個月後.持續好情緒的穩定培養

許多媽咪會發現,寶寶6個月之後會開始對鏡子中的自己感到好奇與興趣,此時即是寶寶開始認識「我」的階段,寶寶6個月到1歲之間,開始辨識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與媽媽並非「共生」,而這也是此階段寶寶開始有分離焦慮的時期,因為寶寶正在經歷抗拒「非共生」的事實,所以會對主要照顧者離開身邊更加敏感,容易因為分離而產生焦慮。在這個階段,家長若發現寶寶的哭鬧情緒增加,有可能是因為寶寶正在適應這個「非共生」的情況,他們可能對於這個新的發現感到不舒服,但又同時正在努力適應自己是「獨立個體」的事實;此時,爸爸媽媽對於寶寶的情緒回應,就是讓寶寶知道「我懂、我一直都在這裡、跟你在一起喔。」並且對寶寶的哭鬧保持理解、不動怒、不懲罰的態度,讓孩子感到安心。

1~3歲.引導學習情緒的表達與行為

1~3歲,寶寶的自主性越來越明顯,逐漸有自己的思考,這個階段的寶寶善於行為的模仿,除了仿效父母的情緒表達方式,也已經可以開始學習辨識、表達與處理情緒,此階段面對寶寶的情緒時,媽媽可以用描述「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來讓孩子學習辨識情緒,並鼓勵孩子表達,最後再與孩子商量或提供方法,以不影響別人的方式對情緒進行處理,例如:對著枕頭尖叫、揉捏黏土、踢球或使用蠟筆用力在紙上塗鴉等,同時,爸爸媽媽可以透過坊間的教育繪本,讓寶寶認識與管理情緒。許皓宜心理師建議,與孩子相處時,日常生活的場景也可以做為情境教育的示範題材,例如:在街上遇到哭泣的小朋友,家長可以用問句:「你覺得小哥哥為什麼哭呢?」、「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或「我們可以怎麼做呢?」來增加寶寶對於處理情緒的學習依據。

總是回應.不要害怕寶寶哭

初為人母,媽媽捨不得寶寶哭泣,但長輩總擔心寶寶常抱會慣壞,其實,試想寶寶原本在子宮中的狀態與出生後的情境,環境的差異性,讓生存只能仰賴父母的寶寶無法安心,在努力適應新環境時,只能透過尋求爸媽的安慰與擁抱來確定環境安全,因此建議父母不要擔心慣壞的問題就不給予擁抱。而若要讓寶寶不將哭泣做為要脅的武器,關鍵在於父母看待哭泣的態度,如果家長害怕孩子哭泣,哭泣的行為就能成為威脅,但若爸媽不害怕孩子的哭泣行為,寶寶也不會以哭泣來威脅,進而達到目的。

當孩子說不要時

隨著寶寶逐漸有自己的意見,孩子搖頭說不要的次數也跟著增加,3歲之前,孩子的思考能力發展的比口語表達能力快,礙於口語表達還不夠成熟,有想法時,他們只會以拒絕來表示不願意,無法闡述具體不要的原因,此時,建議家長要保有耐心,嘗試理解寶寶不要的原因並提供選項。許皓宜心理師也提醒,孩子通常不要的原因常來自於「被剝奪」,例如:遊戲時間被剝奪;所以建議家長可以用交換的方式來替換原本孩子專注的事物,以及用預告時間的方式讓孩子有離開的心理準備,例如:拿出準備好的玩具給不想離開賣場的寶寶,或是讓孩子知道手錶的長針走到哪裡就要帶他離開賣場。

寶寶情緒養成.從家長做起

寶寶的學習從「家」開始,爸爸媽媽的身教比言教還要重要,想要教出情緒穩定與正向人格的寶寶,重要的心法就不得不知道。

心法1:家長先搞定自己的情感與情緒

在培養寶寶好情緒的教養過程中,許皓宜心理師認為,檢視家長本身的情緒模式比矯正寶寶的情緒模式更有效率,因為寶寶的單純特質,會完全反應家長内心的真實情感與情緒狀態,爸媽處理情感的方式,也是寶寶完全複製的來源,因此,在育兒過程中,父母任何的情緒波動,都可以成為家長反省與察覺的契機,例如:因為對兒子吼叫而感到後悔,媽媽可以檢視自己生氣大吼的原因,察看自己在哪個癥結點上過不去,或是情感面有哪些糾結,一旦家長可以釐清自己在情感上的糾結或明白自己情緒發作的原因,就能讓日後相同狀況的憤怒逐漸在「覺察」的情況下慢慢減少,對寶寶不但有良好的示範作用,也能減少寶寶對相同情境的負面情緒反應。

 
心法2:成為承接的容器

許皓宜心理師以「承接的容器」來形容父母在孩子面前的理想狀態,當寶寶初來乍到這個世界,他們會藉由不斷的嘗試(甚至是嘗試錯誤)來摸索世界的規矩與方圓,亦即孩子會透過衝撞父母的界線,來學習哪些行為可以被允許、哪些行為不被允許,因此,父母在孩子學習嘗試的過程中,必須成為一個可以承接孩子所有行為與情緒的承接者,在他們摸索世界的準則時,一方面讓孩子知道界線在哪哩,同時也讓他們感受父母的穩定,對孩子而言,父母的穩定態度可以幫助他們篤信摸索出來的新界線不可撼動,同時也會有「無論我怎麼樣,父母都可以穩穩的承接我」的安心感,這對培養孩子未來穩定的情緒有很大的幫助,反之,若孩子的衝撞與嘗試輕易就能讓父母情緒崩潰(許皓宜心理師以碎掉的容器形容),則帶給孩子的會是不知所措,因為他所仰賴的對象無法承接他的衝撞,孩子可能會覺得他所仰賴的「天」怎麼會就這麼垮了。

心法3:做個快樂的媽媽

在育兒過程中,許皓宜心理師很強調成為一對快樂的父母,因為快樂的父母帶給孩子的多是正向與穩定的情感,對寶寶的情緒養成有極正面的影響,許多媽咪在成為母親後,總是以孩子為優先,也覺得不得不為了孩子有所犧牲,然而,若母親無法好好的愛自己與照顧自己,總是讓自己感覺委屈,又如何能好好的愛孩子並照顧孩子,若母親總是帶著「犧牲感」面對孩子,長期下來會在寶寶心裡形成壓力,媽媽心中也會帶著不滿,建議媽咪在自己的人生與育兒中尋求平衡,喜歡工作就不要強求自己成為全職媽媽,想要放鬆就不要感到對寶寶放不下,透過多方溝通尋求一些共同育兒的夥伴,無論是另一半、家中長輩、保母或老師等,讓媽媽的壓力得以釋放,成為一個快樂的媽媽,否則孩子也會因為媽媽的不快樂而愉悅不起來。

心法4:懂得稱讚自己

傳統文化對母職有著既定的印象,然而時代變遷,母親原本就存有不同的樣貌,加上生活環境的不同,既定的母親形象已不適用於所有女人,若只是盲目遵循單一標準,可能會讓媽咪感受巨大壓力,建議媽媽要懂得看到自己已經做得很好的部分,並懂得稱讚自己,當爸媽都懂得欣賞自己、稱讚自己時,也會很容易看到孩子的優點與值得稱讚的地方,不但幫助孩子看到自我價值,對發展寶寶的正面情緒也很有幫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