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產後照護> 從出生開始 與寶寶建立良好親子關係

從出生開始 與寶寶建立良好親子關係

寶寶未來的品德基礎,其實從出生之後就開始一點一滴累積,一旦父母能掌握教養要領,並與寶寶建立緊密的情感連結,「家」就能成為孩子名符其實的避風港,家長也不需時常和孩子針鋒相對。良好的親子關係不但能凝聚家庭的向心力,對寶寶的學習能力及心理發展都有偌大幫助,本文邀請專業小兒科醫師及親職教育講師,從不同面向,給予爸爸媽媽實用的教養建議!

Part1 For新生兒-小兒科醫師怎麼說

出生後即奠定關係基礎

奠定親子關係的黃金時期,並非從孩子會說話才開始,早在寶寶出生的那一刻,父母就可著手進行。周怡宏小兒科診所院長周怡宏醫師表示,雖然寶寶出生後還不會說話,但媽咪可先由母乳哺餵及肌膚接觸,藉此建立寶寶的安全感,未來在帶養孩子時,家長也會更用心。周怡宏醫師指出,「不管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的媽咪,在分娩之後,可請醫護人員協助將寶寶放在腹部,並緩緩往上移至胸部,讓孩子感受媽咪的肌膚,此時寶寶也會嘗試含住媽咪的乳房,對寶寶來說,這就是人生第一次親子關係的建立。過去曾有研究報導指出,雖然我們不太記得小時候發生過哪些事,但在嬰兒時期和媽媽接觸的時間裡,其實會把這些情境刻劃在腦海裡,縱使長大後無法刻意回想起來,不過確實會將這段期間內家長的所有視聽及行為留在腦海深處。」

從餵奶滿足基本生理需求

周怡宏醫師建議,媽咪採取母乳親餵是建立彼此關係的重要指南,在親餵的同時,寶寶除了能夠補充最天然的營養,也能觸摸媽咪的肌膚,感受母親的心跳及呼吸,將有助於穩定情緒。此外,如果媽咪平時勤於照護肌膚,讓肌膚保持柔嫩的觸感,也會讓寶寶留下舒服的良好印象,避免為寶寶帶來不愉快的觸覺體驗,往後等孩子在與未知的人事物接觸時,較不易怯懦。

他提醒,餵奶有幾個要領,是值得父母親留意的關鍵,以免造成寶寶心中的「陰霾」:「媽咪須特別注意寶寶的尋乳訊號,像是嘴巴出現吸吮動作、舌頭往外伸、嘴角往一邊偏、手往媽咪身體移動等,察覺後可以先給予孩子一個溫柔的眼神,再把寶寶抱到身上餵奶,久而久之,只要當寶寶看到媽媽的神色,就知道自己的生理需求將被滿足;反之,如果媽咪未察覺寶寶的需求,恐造就孩子往後不易滿足的性格特色。另一方面,家長抱寶寶的姿勢也有所講究,無論是手勢或力量,都要讓寶寶覺得舒服且放心,避免使他出現隨時要往下掉的恐懼感;有些父母會一邊講電話一邊餵奶,這是不正確的行為,除了可能引起孩子恐慌之外,寶寶也能察覺家長的漫不經心,建議爸爸媽媽應於自己不被任何事物打擾的狀況下再行餵奶。」一旦寶寶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能被滿足,長期下來就可建立寶寶對父母的信賴感,進而影響往後的人際關係應對,只要孩子能信任父母,未來就可成為有誠信的人。

尊重每個寶貝的不同之處

每個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最可愛,但周怡宏醫師指出,仍有不少父母在生下寶寶後,發現寶寶的性格不如原本預期,便難以接受,造成親子關係疏離。不過,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出生之後所擁有的氣質,是他人模仿不來的特色,且無法自己選擇強弱程度,這也是為什麼在面對同一件事時,不同人會出現不一樣的反應,例如有的孩子要不到東西,就會在原地哭鬧不休(甚至被冠上「磨娘精」的稱號),有的孩子則在經過父母溝通後,就能夠理解,且不吵不鬧。經由氣質帶來這些迥然不同的表現,我們才得以透過五官之外的途徑,去辨識每個不同的寶寶及親朋好友,但氣質沒有所謂的好與壞,所以父母不應刻意將寶寶調教成心中理想的氣質類型;相反的,爸爸媽媽要學著順應孩子的特色,避免對寶寶帶有成見,並找出背後因素,再加以引導安排,千萬別和孩子硬碰硬,以免傷了感情,又無法達到有效的教養結果。

爸爸如何與寶寶建立關係

過去有研究指出,父親如果在寶寶出生數個月內,皆參與育兒過程,且與孩子互動良好,待寶寶成長至幼兒時,行為較不易出現障礙,且對學習力有正向影響,並有助於未來融入同儕團體,這項實驗結果對男嬰來說又更為明顯。周怡宏醫師表示,爸爸的聲音、眼神都和媽媽不同,且比起女性的高音頻,嬰幼兒對男性的中低音較有反應,兩方一起育兒,就可為孩子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所以爸爸不妨多騰出時間照顧寶寶、與他一同玩樂。「雖然父親無法對寶寶進行親餵的動作,但一般被認為是親子運動的最佳幫手,因男性的爆發力、肌耐力皆比女性出色,一旦和寶寶運動,可以讓他體會不同於媽媽所帶來的手腳、關節、軀幹等伸展動作,且爸爸帶寶寶玩的活動大多與媽媽不同,通常都會為孩子帶來非常新鮮的體驗。就統計數字來看,媽媽陪孩子玩的時間較長,但次數較少;相對的,許多爸爸經常陪寶寶玩,不過玩的時間都不長,爆發力雖強,耐心卻也不如媽媽來的多。

有趣的是,縱使爸爸陪玩時間較少,但許多寶寶在爸爸陪伴時,會顯得特別開心。」

Part2 For大寶寶-親職專家怎麼說

「陪」與「懂」為2大重點

育有一子一女的親職教育專業講師魏瑋志,同時也是知名親子部落客「澤爸」,原本就讀電機系的他,在有了孩子之後,靠著自身經驗與收集而來的各種資料,搖身一變成為許多家長的教養急救站。他認為,真正的親子關係並非代表父母與孩子待在同一個空間或僅待在彼此身邊,而是需要互動才能成立,如果在同一個環境裡,孩子自己玩積木,父母卻在他身旁滑手機,雙方只是兩條不交錯的平行線,「親子關係建立在『陪』與『懂』兩個字上,陪伴寶寶時,爸爸媽媽必須和他互動、聊天,才能了解孩子的個性;了解孩子的屬性,父母才懂孩子在想的事和想說的話,尤其有些寶寶心裡已經有想法,但才剛學會說話,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意見,有時惱羞成怒便忍不住生氣,家長若能從寶寶的隻字片語推敲出生氣的原因,就可利用當下機會教導寶寶新詞彙,幫助孩子在未來的表達越來越順暢,不只有助於教育,在過程中親子雙方都能逐漸看懂對方的心思。」

魏瑋志老師指出,馬斯洛提出著名的人類需求層次理論,最底層至最上層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感需求、被愛和歸屬需求、自尊需求及自我實現,在幼兒時期,父母應盡力完成寶寶的生理及安全感需求,而良好的親子關係就是最好的能量來源,一旦這兩種需求相繼被滿足後,高一層的需求才有辦法產生,尤其安全感的基礎建立得紮實且深厚時,未來就可發展穩健的人際關係,縱使孩子某一天像船隻一樣出港遠航,最終都會回到家人的身邊,彼此關係便能長久又永遠。

親子相處最忌諱的3種行為

魏瑋志老師表示,親子相處時,最忌諱3種行為,分別是情緒化處理問題、過度以物質溺愛及過分尊重孩子,一旦父母選擇這些管教方式,多少都會為寶寶帶來不好的影響。

1、情緒化處理問題:無論是在寶寶或父母心情不好時,都不宜於當下進行教養。當寶寶哭鬧時,基本上無法靜下心來聽爸爸媽媽講話,若選擇在此時管教孩子,將喪失其意義,所以應先安撫寶寶的情緒後,再與他進行溝通;另一方面,有些人會贊同適時打罵,但大多父母想打罵孩子時,情緒已處於非常不佳的狀態,如果動手或動口教訓寶寶,其程度通常會遠勝於原本預想的力道或口氣,甚至演變為人身攻擊,進而傷害孩子的身體及心靈,這時的打罵就只剩發洩,教導的意義便蕩然無存。

 

2、過度以物質溺愛:魏瑋志老師認為,這種情形較常出現在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的父母身上,為了彌補這些缺口,父母便會對寶寶有求必應。但是,過度以物質溺愛寶寶,不只會造成孩子不易珍惜物品,且往後要求孩子達成某些事情,他們馬上就會開口要東西,很容易造就其物質導向的性格,就好比賽馬運動時,有些參賽者會在馬的眼前掛一條胡蘿蔔,希望能因此讓馬向前跑,一旦某天將胡蘿蔔拿掉了,馬匹便再也不願向前跑。「如果寶寶因未得到獎賞而不願意盡力做完一件事,很快就會喪失自信,因為自信來自於完成一件事所得到的成就感及旁人讚賞,所以帶來的影響其實非常深遠;偶爾買東西給寶寶做為獎勵是可行的,但應於孩子完成一件事後,且在不刻意執行的狀況下再對他說:『你剛才跟我一起幫妹妹換尿布,媽咪覺得你很棒,我們現在剛好在買麵包,你可以再挑一個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才不易養大孩子的胃口。」

3、過分尊重孩子:很多親職教養文章都提到,父母必須同理孩子、尊重孩子,才能與他們取得良好的溝通平衡。魏瑋志老師表示,這樣的說法固然沒錯,但有些家長或許會錯意,便演變成「凡事以孩子為中心」。舉例來說,有些父母可能會問孩子今天中飯想吃什麼,自己雖然說了想吃排骨飯,但一聽到孩子要吃披薩,便馬上推翻剛才的說法,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打電話叫外賣,只因一心想盡力達成寶寶的願望。但是,很多父母都忘了,在尊重寶寶意願的同時,也必須教導寶寶學習如何同理與尊重他人,假使雙方意見不同,必須彼此溝通,而不是非得聽誰的意見,才是正確的做法;就前述例子來說,父母不妨與孩子約定「這次大家一起吃披薩,但下一次的中飯就改吃排骨飯」,如此一來,才算是良性且有效果的溝通。

父母須避免食言

爸爸媽媽承諾寶寶的事,通常寶寶都會分外重視且期待,一旦父母食言,除了面子掛不住,往後也必須花更多的心力及時間重拾信用。魏瑋志老師指出,寶寶的一言一行皆受到父母很深的影響,如果家長以誠信的態度對待寶寶,未來寶寶也會以誠信的言行回饋家人及朋友,所以最好不要輕易給予孩子做不到的承諾,如果點頭答應了,就必須盡力做到,縱使可能會因為某些因素而無法百分之百達成,但至少要完成一半以上,並解釋理由給寶寶聽,才算是及格,「假如爸爸媽媽答應要讓寶寶吃巧克力蛋糕,但後來才發現孩子今天似乎吃太多甜食,此時也不要完全將承諾跳票,仍可切一小塊蛋糕給寶寶,並告訴他:『你今天吃很多甜食,再吃一大塊蛋糕會容易蛀牙,但我不想對你說謊,所以就讓你吃一小塊喔!』如此一來,除了能夠滿足寶寶,家長也不至於完全食言,對雙方來說可算是找到一個不錯的折衷方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