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居家照顧早產兒.必學3件事!

居家照顧早產兒.必學3件事!

把早產兒接回家後,首先要布置好適合寶寶居住的環境,確定環境舒適與通風、與大人同房不同床,並隨時觀察寶寶的體溫,且定期進行身體健康、神經發展、視力、聽力的後續追蹤,才能讓寶寶健康平安地長大!

居家環境布置3要點

為了早產兒,居家環境應該做哪些調整呢?國泰醫院新生兒科加護病房主任洪依利建議以下3點:

1.營造舒適、通風的空間,環境中不能有二、三手菸的暴露。
2.早產兒呼吸不穩定,發生嬰兒猝死症的機率較一般足月兒高,因此不適合單獨睡一間,但要與大人同房不同床,獨立睡在小床上,且床上不宜擺放枕頭及絨毛玩具。
3.早產寶寶因長期住院,神經系統發展較足月兒落後,可於床欄周圍掛上黑白圖卡,加強寶寶的視覺刺激。

另一方面,洪依利醫師叮嚀,寶寶矯齡3個月內,務必減少家中訪客、不要太常出入公共場所,所有人抱孩子前須洗手,家人有呼吸道症狀時一定要戴口罩,每天回家後最好先洗澡、換衣服,再接觸寶寶。如遇堅持不洗手、不戴口罩的長輩,可適時提醒:早產兒生病機率比一般嬰兒高,病情也更嚴重,為了寶寶的健康請全力配合。

體溫異常的處理流程

寶寶的標準體溫是36.5°C至37.5°C,原則上,38°C以上為發燒,溫度過高為38.5°C以上。量測體溫的方式以肛溫最準確,當量完體溫後發現有過高或過低的情形,可用量肛溫進行確認。

洪依利醫師表示,如果寶寶體溫異常,但還未到38度,先看一下室內空調是否打開,以及身上衣服是否穿太多,調整一下室溫和衣物後,若有降溫就沒問題,若體溫超過38°C就要立即送醫,因矯齡3個月內早產兒屬於免疫低下的族群,只要發燒便建議住院觀察。相反地,若寶寶體溫低於36.5以下,身體摸起來十分冰冷,先試著把空調關掉,並添加衣物,若體溫量起來還是偏低,甚至活力變差,就要儘速送醫,因為有些早產兒的感染徵兆是體溫變低,不一定會發燒。

早產兒4大後續追蹤

洪依利醫師說明,出生時體重1,500克以下的寶寶,出院後仍需要進行以下的後續追蹤:

1.身體健康:定期打預防針時,進行頭圍、身高、體重等身體狀況的追蹤。
2.神經發展:在寶寶矯齡6個月、1歲、1歲半、2歲、5歲等5個時間點,回到醫院由心理師進行動作、語言、認知、社交情緒4項評估,稱為「早產兒心智發展評估(BSID III)」。
3.視力:由於早產兒易有遠視、弱視的風險,因此寶寶出生一年、年齡3歲時,建議找兒童眼科醫師進行視力追蹤。
4.聽力:寶寶矯齡4個月時,則建議安排一次聽力檢測,追蹤聽覺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嬰兒時期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會併發細支氣管炎,造成類似氣喘的症狀,而早產兒感染此病毒,通常會更嚴重。因此目前健保給付出生年齡30週以下或診斷有慢性肺疾病的早產兒,免費施打6次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符合條件的寶寶可前往有提供疫苗的醫療院所進行接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