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幼兒照顧> 用「心」化解老大情節

用「心」化解老大情節

2歲左右的孩子正培養自我意識,若這時候家裡多了一個小寶寶來分享媽咪的愛,大孩子可能會開始固執、不講理,或是出現吸手指、要用奶瓶喝奶等「學習倒退」的現象,都是為了要引起家長的注意,本文特別邀請幼兒園長,針對家長的難題給予建議。

不管老大是2歲、3歲還是5歲,對於家中的新成員,必定有些不一樣的想法,從媽咪肚子裡有了第二胎起,就會開始思考,該怎麼讓老大接受這個小寶寶?嘉義公立幼兒園主任吳亭儀老師,提供了一些建議和解決方法。

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新加入的寶寶,剛開始是新鮮感多於威脅感。對孩子來說,多一個寶寶應該是多一個玩伴,但是在發現家人的注意力多集中在新生兒身上時,這時威脅感應該就會大於新鮮感了。當孩子開始覺得多一個寶寶瓜分了父母的愛,許多問題就會一一產生,也讓父母開始感覺到老大情節似乎在發酵。

 媽咪懷孕時……

Q:當媽咪得知懷孕之後,應該對老大做什麼心理建設?

A:當媽媽知道自己懷孕時,應該可以先跟家人說明,再與孩子分享,告訴孩子要當哥哥或姊姊了,現在媽媽的肚子會有什麼樣的變化,讓我們可以一起觀察,等待媽媽肚子裡的寶寶誕生。

在懷孕的十個月裡,家人會有充足的時間,跟孩子分享如果寶寶誕生後,生活會有什麼樣的改變:寶寶長什麼樣子,跟他有什麼不一樣,家人對待孩子跟寶寶會出現什麼不同的表現。最重要的是給孩子保證,多了寶寶表示爸媽的愛會多更多,不會因此而忽略他。

除了單純的分享之外,也能用其他媒介和方法協助孩子了解。例如:運用繪本來讓孩子明白,家中多一位成員時會是怎麼樣的情形。

在小寶寶出生後……

Q:親戚都來看可愛的寶寶,老大甚至不能單獨和躺在床上的小娃娃玩。大寶寶面對這些變化,會有什麼反應?

A:首先給家長和親戚一個建議,當新生兒出生後,前往探視的親朋好友除了攜帶禮物探望新生兒與父母外,不要忘記也要另外再準備個小禮物給大孩子。讓他感到自己依然是被重視的,並不會因為新生兒的到來,就讓大孩子感到被忽略。

吳亭儀主任表示,許多父母會擔心老大在逗弄小寶寶時,力道無法拿捏得當,所以制止孩子跟小寶寶玩遊戲,但有時反而弄巧成拙,讓老大感到自己被排斥。

其實,可以讓大寶寶跟新生兒有些小小的接觸。告訴孩子新生兒的特徵有哪些,比如力氣較小、身體很軟、比較脆弱,必須要輕輕的觸摸才行,不然會很容易哭泣,以及在跟寶寶玩時必須注意的事項,不能太大聲,不然寶寶會嚇到;不能太用力,不然寶寶會受傷等。大人更應該隨時在他們旁邊,不是放任孩子自己和小寶寶相處。如此一來,孩子不僅可以理解為什麼媽咪要花很多時間照顧寶寶,也能建立起同理心:「原來小寶寶就是這樣的!」

建議父母親給孩子機會學習如何照顧寶寶、照顧人。在協助父母的部分,可以讓孩子幫忙拿尿布、奶瓶,有時還可以讓孩子唱唱歌,說故事哄小寶貝,當然這些都要視場合與時機,有足夠的時間才能進行。

如果孩子想幫忙的場合時機不宜,像是媽咪急著要出門或是小寶寶剛洗完澡,光著身子還沒穿衣服,就用其他事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請家人陪孩子一起去散步、帶孩子遊戲,不要因為必須照顧小寶寶,而讓孩子有被忽略的感受。重要的是,媽咪必須要適時請求家人的援助,家人在此時就必須發揮協助的功能。

老大的心想著……

Q:面對鬧脾氣的老大,媽咪該如何緩和孩子的情緒?

A:家長必須明白,老大鬧脾氣是必然的,因為吃醋是每一個人的天性。在新生兒出生前,我們就應該開始培養建立孩子的心態,調整彼此互動的模式,讓孩子知道當寶寶出生後,生活一定會有所改變,也要讓孩子了解,寶寶出生後自己的身分也會有所不同。吳亭儀主任表示,家長有幾件事可以嘗試:

1.輪流抽空與老大單獨相處,滿足孩子享有「獨佔」的心理。

2.多給孩子擁抱,多跟孩子說話。

3.當老大鬧脾氣時,隔離也許是個好方法,轉換情境對大人和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好方法,因為可以讓兩者都暫時平息情緒,也比較能不影響小寶寶。

4.在孩子發洩情緒時,儘量讓孩子發洩,但也要給他們制約的時間,比如告訴孩子,我可以給你五分鐘生氣,之後就希望你的情緒可以緩和,讓生氣蟲離開、乖乖蟲回來。

5.不要過於嚴厲的糾正孩子行為,有時那是大寶寶一種依賴的情緒反應,過度嚴格會適得其反。

6.不要期望所有方法馬上見效,應該給孩子一段時間調整適應。孩子跟大人一樣,都會有適應期。

7.在情緒過後,可以跟孩子做些約定,比如幫忙做家事、幫忙照顧小寶寶,可以獲得什麼樣的獎勵,獎勵品不一定要物質的給予,有時帶孩子去兜風,騎腳踏車或是一起下棋,都是很好的鼓勵,且對孩子也會有吸引力,因為與父母相伴,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獎賞。

 

Q:老大一定馬上要當哥哥或姊姊嗎?因為有了小寶寶,家長該如何幫助他接受「多一個家人」?

A:老大無法一下子就當哥哥或姊姊,如果他想回味當小寶寶的情景,讓他回味一下也無妨。吳亭儀主任表示,老大想要和小寶寶一起躺在搖籃,或者想吸奶嘴,都是在老二出生後,老大可能會出現的反應,因為孩子就是孩子,想要被寵愛、被關心都是一種本能,因此,何不滿足老大一下?

當然要寵要回應孩子,也是要適時運用一些小技巧的。吳亭儀主任表示,當孩子表現出想跟小寶寶做一樣的動作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要當小寶寶,就必須被剝奪一些當哥哥姊姊的權益。比如不能喝果汁、吃飯菜,只能喝牛奶;還必須包尿布,大小號必須上在尿布上;或者不能騎腳踏車,不能玩玩具……諸如此類,可以藉著跟孩子討論當小寶寶的話題,用這個方式提醒大孩子。

一般來說,通常當這樣提示孩子後,孩子大多能接受,並會開始察覺,原來多一個家人,跟自己一個人時,的確會有不一樣的地方。吳亭儀主任提醒,最重要的是家長要給孩子一些時間適應,因為他們跟成年人一樣,對於家中的新成員,都需要適應期來調整。

Q:請老師談談以前曾遇過的「老大」,家長和老師是怎麼幫助孩子度過這個時期?

A:吳亭儀主任表示,她曾經遇過一個姊姊,因為弟弟的出生而影響到在幼兒園對待更幼小學員的態度,經過主任與家長的詳談之後,才發現家人忽略了孩子跟大人一樣也需要時間調適,一下要她負擔起「姊姊」的責任,如果做不到,爸爸媽媽就嚴厲責備她,對孩子來說,成了一種壓力。

於是,「在婷的弟弟出生後,婷開始懂得隱藏情緒,也漸漸明白討好大人的重要性。」由於孩子狀況不斷,最後,在園長和家長不斷的討論發現後,家長調整了對老大的教養方式,家長可以要求孩子、但須了解孩子不可能馬上做到,跟大人一樣,我們都需要時間調適心理,也需要被理解的空間。

吳亭儀主任提醒家長,多花點時間看看家裡的老大,「當孩子開始懂得隱藏情緒時,是不是表示孩子的心裡有著擔憂的陰影,也許是擔心被責備,也許是被誤解的煩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