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幼兒照顧> 以「棉花糖實驗」預測未來成就?延遲獎賞未必有助培養自制力

以「棉花糖實驗」預測未來成就?延遲獎賞未必有助培養自制力

不知道爸爸媽媽們有沒有聽過「延遲獎賞」有助於培養小朋友的自制力這樣的說法?這個說法一開始其實跟一個著名的心理學研究有關,那就是「棉花糖實驗」。


1970年代,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米契爾教授(Walter Mischel)針對50多位4、5歲的兒童做了一個實驗,給他們一顆棉花糖,然後跟他們說他們有兩個選擇:第一是現在馬上就吃掉它;第二是如果忍住不吃,等到實驗者出門去再回來(約15分鐘),會另外得到一顆棉花糖。之後,研究者持續關注這些孩子,發現這些孩子到了青春期時,當年可以忍耐、等待而因此拿到兩顆糖的孩子,在許多方面都表現比當時「及時行樂」馬上把棉花糖吃掉的小孩子來得好。

 

父母社經地位才是影響關鍵

這個實驗發表後引起了很大的迴響。後來很多人開始談自制力的重要,以及「延遲獎勵」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制力,而這對於他們未來的成功有多麼重要的影響等等。當然也有一些學者對於當年這個實驗的結果抱持著懷疑的看法。去年來自紐約大學Tyler Watts以及加州大學Irvine分校Greg Duncan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個更大規模的研究。

沒想到,這個更大規模、更嚴謹的研究結果,完全無法支持之前70年代棉花糖實驗的結論!新的研究發現,當年對於第一顆棉花糖誘惑的忍耐與否,與日後孩子們長大後,在青春期各方面的表現並不相關。更重要的是,經過長期的追蹤孩子們的成長與表現之後,發現父母親的「社經地位」才是孩子日後能否得以成功的關鍵,無論當年孩子在那個棉花糖的測驗裡面展現出多少自制力,家庭社經背景較高的孩子,日後青春期各方面的表現還是比較好。

新的研究也提出最早的「棉花糖實驗」結論可能的偏差,因社經地位比較高的父母,比較能夠履行自己的獎勵,孩子可能在物質條件較不缺乏的狀況下長大,比較能夠接受如果不即時享受眼前的棉花糖,之後還會有機會得到更多。但如果社經地位較低的父母,可能得以取得的資源比較不穩定,孩子比較會因為不確定未來是否還能夠得到一樣的獎勵,而比較傾向「及時行樂」。

 

思考獎勵價值.真的實踐很重要

上述新的研究,或許並沒有推翻「延遲獎勵」對於培養自制力的影響。但至少讓我們知道,孩子如果偶爾抵擋不了食物誘惑,身為父母的我們也許也不用太過在意。

從這個新的研究中,我個人認為值得思考的是關於獎勵的價值。我們當然希望獎勵對於孩子們來說是很有意義的,所以無論家庭背景如何,父母也許都應該考慮獎勵的邊際效應:對於資源比較豐富的家庭,總是想著儘量讓孩子得到最多的資源,但獎勵來的太過輕易,獎勵的鼓勵效應可能會降低。至於資源相對比較沒那麼豐富的家庭,或許無法時常提供獎勵,但如果每次父母提出獎勵時,最好都能真的實踐,不然可能會影響孩子建立對於未來的安全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