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名人育兒> 焦點人物> 孩子只是孩子,不分男女,別讓性別框架從小限制著孩子的成長!

孩子只是孩子,不分男女,別讓性別框架從小限制著孩子的成長!

華人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性別刻板印象,雖已逐漸隨著世代變遷,而有所動搖,但還是有很多人在不經意的時候,落入刻板印象中。


「不准哭!男生哭什麼哭?用說的不會嗎?就只會哭......沒出息!沒出息!」長輩邊指邊罵正在哭泣的硯硯(我的兒子),硯硯被指責後愈哭愈大聲。聽到哭聲,我趕緊跑過去緩和氣氛地說:「他才2歲...」並把硯硯帶離現場。

抱走大哭硯硯的當下,我也在硯硯耳邊跟他說:「長輩說的不是真的,你是很棒的!媽媽知道你只是很生氣但還不會表達,以後你可以用說的,這樣別人才聽得懂。」我們活在傳統文化下,不免會遇到類似情況。能做的就是守護孩子不受到傷害,有意識的消毒對方無意識的毒言惡語是必要的!

不只我們家,這樣的對話,這樣的場景,在許多家庭裡天天上演。「男生不能哭」、「你是男生還怕痛」、「男生玩娃娃好娘」、「男生用藍色代表」台灣社會的男孩被允許調皮搗蛋,不被接納感性柔弱的一面。

相對地,「女生要有女生的樣子」、「女生要輕聲細語」、「女生要溫柔恭儉讓」、「女生就要穿粉紅色」、女孩被允許哭泣示弱,但不被接納理性強悍的一面。

 

孩子為了活在社會期待下,有可能會壓抑真正的自己

男孩喜歡幫娃娃穿衣服會被取笑責罵「娘娘腔」,只好符合大人的喜好取得讚賞,開始玩槍打球,強迫自己做別人認同的事,割捨真正的興趣。在這過程中,我們忽略了孩子真正的聲音,更可能不知不覺抹殺了第二個台灣之光「吳季剛」。

女孩被限制的更多,即便性別平等意識抬頭,年輕父母也逐漸注重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歧視的議題,但台灣依舊深受父權文化的影響。女孩喜歡玩車打球被說是「男人婆」,只有活得像公主,不出聲,不出頭,才被人稱讚。女性,在家庭與職場多數仍居於弱勢。

 

人活著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請讓孩子做真正的自己!

想起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 )說的:「我們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而是為了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孩子視我們為生命中最重要的支柱,如果我們有意識的免除壓在他身上的框架,支持且尊重真正的喜好,欣賞與適性天生的氣質,相信孩子必定會更自在更快樂的成長。而這不就是當初懷胎所許的願:希望寶貝健康、快樂的長大!

(延伸閱讀:心理師媽媽給她的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時的一封信

圖文授權/心之所向-盧新之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