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omTV> 育兒學知識> 小心!不只是感冒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小心!不只是感冒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初為人母的趙小僑表示,典典寶寶每一次生病都讓她感到焦慮,特別是看到孩子本來只是感冒,卻突然變得嚴重的新聞,更令她疑惑「為何會這樣?」就讓小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羅佳怡針對趙小僑的疑惑,提出詳細說明,特別是為何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發生率雖不高,卻有高死亡率與高重症率¹

羅佳怡醫師表示,「近日在門診看到許多孩子感冒、發燒,但大部分是由常見的感染疾病所引起,會發生嚴重的後遺症並不多見,不過,有一些特殊疾病值得注意,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雖然每年發生案例約10-20件,但死亡率和後遺症率約10-15%」。

 

感染腦膜炎雙球菌.初期症狀像感冒

一聽到「腦膜炎」,趙小僑的心跳立刻加速,由於典典寶寶之前在加護病房,疑似腦膜炎,還抽了脊髓液化驗。她問羅佳怡醫師,「到底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怎樣的疾病?」

羅佳怡醫師指出,「這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造成的,疾病初期的症狀只是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當感染者的抵抗力下降時,病菌就有可能在體內大量繁殖,而且這個細菌特別容易侵犯血液和腦部,因此,可能會造成敗血症、腦膜炎,導致出現劇烈的頭痛、頸部僵硬、噁心嘔吐、甚至會昏迷,也有患者會產生肢端末梢壞死、出血性紫斑4等等」。

由於疾病來勢洶洶,必須要即時給予抗生素治療。好發季節為冬春交際時,潛伏期大約是2~10天,以近距離接觸的飛沫傳染為主要傳染途徑1」。 

出現四大症狀.務必儘速就醫

趙小僑聽了不禁大呼「好可怕」!連忙問「父母要如何發現小孩子感染腦膜炎雙球菌?」

羅佳怡醫師表示,「一開始的症狀很難與一般感冒或流感區分,若孩子出現發燒、噁心嘔吐、意識不清與躁動不安等四大症狀,請儘速帶去讓兒科醫師檢查」。事實上,腦膜炎雙球菌本來就存在生活中,大概有10%的人在鼻咽部帶菌,平常抵抗力好的話,不會有症狀,然而,當抵抗力下降或傳染給抵抗力弱的族群,可能產生侵襲性的疾病」。

一旦感染,可能造成約10%的人死亡;如果在24小時內未及時治療的話,死亡率會達到40~50 %;若患者存活,也約有20%的人可能有長期的後遺症,如:耳聾、失明或是肢體需要截肢等等1。 

抽脊髓液化驗.確認是否感染

聽到嚴重的後遺症,讓趙小僑忍不住倒吸一口氣,拍了拍胸口說,「感覺心臟負荷不了」,大嘆「好恐怖」!她說,典典寶寶之前住院有抽脊髓液送化驗,問醫師「為何要做這個檢查?是否也能以此檢查確認感染腦膜炎雙球菌?」

羅佳怡醫師解釋,「抽取脊髓腔內的腦脊髓液檢查,是用來確認是不是有腦部感染、癌症轉移或是出血的一項重要診斷工具,特別是小於三個月的新生兒,因為抵抗力差,病菌容易進入腦中,做這個檢查可確認是否有腦膜炎的感染,以儘快接受藥物治療」。

爸媽一定會關心,抽俗稱「龍骨水」的腦脊髓液檢查是否會影響健康?」其實腦脊髓液在脊髓腔內是源源不絕產生的,因此,只抽取幾西西來做化驗,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再者,只要在正確的腰椎位置下針,並不會傷到神經。 

抗生素治療.並視個案狀況予以合適處置

趙小僑關心確診後的治療方式,對此,羅佳怡醫師指出,「針對細菌感染會以抗生素治療1,但只是其中一個環節而已,還是要考量個案的狀況,若發生像敗血症或腦膜炎的重症,會把孩子送到加護病房,接受嚴密的監控與積極的治療」。

不過,疾病實在過於凶險,死亡率與發生後遺症的機會相當高。

羅佳怡醫師說明,「細菌在某些條件下可能會進入大腦,造成敗血症和腦膜炎,存活下來的病患,約20%可能會有長期的神經學病變,包括:溝通語言能力的喪失、失明、耳聾,若肢端壞死的話則可能需要截肢,讓骨骼肌肉的發育受到影響,進而導致生長遲滯2」。

不忍小孩這麼小卻要承受一輩子的苦,趙小僑關心「誰是高危險群?」

羅佳怡醫師表示,「台灣每年的病例大概是10~20個左右,聽起來並不高,但每一個病例都是九死一生、非死即傷,每年,感染科的專家們都會就這些病例一再討論,希望能從每一個環節努力降低死亡率,以及發生後遺症的比率1」。

當然,最要小心的是一歲以下的寶寶,因為免疫力尚未成熟;再來是一到四歲的幼兒,依照過往十幾年的統計,大概有30%的個案是發生在四歲以下的孩子;20%的案例發生在65歲以上的長者。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要怎麼預防呢?」趙小僑問,羅佳怡醫師指出,「平常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包括:勤洗手、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儘量避免與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共處在密閉的空間」。

至於嬰幼兒或是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像脾臟切除者或補體缺乏者,羅佳怡醫師建議,「應與醫師諮詢後評估是否接種疫苗,以達到抵抗感染疾病的效果。拜科學家努力之賜,腦膜炎雙球菌現在有疫苗可打嘍」。

「發生率不高,為什麼要建議打疫苗呢?」是趙小僑的疑問,羅佳怡醫師說明,「台灣的發生率可能有被低估之嫌,因為目前的病例通報定義是以細菌培養為主,若在採檢之前接受了抗生素治療,即無法培養出細菌。之前有研究顯示,如果採用PCR核酸篩檢來檢測病原體的DNA的話,通報率會增加三倍」。

羅佳怡醫師強調,不論是哪一種檢驗方式,此疾病的高致死率和後遺症都不能輕忽,由於腦膜炎雙球菌平常就存在日常之中,防不勝防,因此,若能在疾病發生前就提早預防,對小朋友是非常重要的保障! 

台灣常見的感染為B型,除了注意衛生習慣,還有兩種疫苗可選擇考慮接種

趙小僑好奇「怎麼幫寶寶打疫苗?」

羅佳怡醫師表示,「腦膜炎雙球菌有不同的血清型,每個國家流行的型別略有不同,其中,A、B、C、W、Y等五型特別常見,在台灣,最常見的是B型,占了75%3;再來是C型,占10%」。

疫苗接種通常在兒童時期進行,那麼成人呢?

羅佳怡醫師說,「如果大人不幸感染,在免疫力差的時候,還是有可能造成侵襲性的疾病,若有前述的危險因子,建議跟醫師討論如何預防疾病?以及接種疫苗的可行性」。


聽完羅佳怡醫師的說明,趙小僑有感而發地說,「真心覺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很恐怖!預防重於治療,家長一定要注意,平時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留意疫苗接種時間,為孩子的健康把關,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平安長大」。

 


 

羅佳怡醫師

現任╱小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

經歷╱臺北馬偕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總醫師、研修醫師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倫敦大學學院兒童健康碩士


參考文章:

  1. Department of Disease Control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2019;1-13
  2. Rosenstein NE, et al. N Engl J Med 2001; 344(18): 1378–88;
  3. 傳染病統計暨監視年報(110年版)
  4. . Viner RM, et al. Lancet Neurol 2012; 11(9): 774–83.
  5.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cdc.gov.tw)
  6. Thompson MJ, et al. Lancet 2006; 367(9508): 397–403;
  7. Pelton SI. J Adolesc Health 2010; 46(2suppl2): S9–15;
  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Fact Sheet. WHO; February 2018. Available at: 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141/en [accessed July 2019].
  9. Taiwan CDC;2022;1-13;111 Years Handbook of Epidemic Meningitis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10. Meningitis (who.int) [accessed Sep. 2023].
  11. https://www.cdc.gov/meningococcal/index.html[accessed Sep. 2023].


NP-TW-MNU-ADVR-230001
Date of preparation:Aug 2023
更多疾病相關資訊,請洽專業醫療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