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期須知> 早產有徵兆

早產有徵兆

引發早產的原因有很多,根據統計,有75%無法找出真正的原因。但透過家族史、個人病史、產檢等,可了解自己是否為好發早產之高危險族群,隨時提高警覺,降低早產之可能性與預先準備相關應變措施。

好發早產的高危險族群

常見引發早產的症狀有很多,分為婦科因素、內外科疾病因素與胎兒因素:

1.子宮頸與陰道感染所引起的羊膜腔發炎。

2.子宮頸閉鎖不全。

3.子宮先天畸型如雙角子宮、子宮的隔間;後天因長了肌瘤、子宮腺肌症或子宮手術,造成子宮變形、子宮形狀不對。

4.懷孕時期動過腹部方面的手術,如懷孕常見卵巢腫大的症狀,需要在中期做手術治療。

5.子宮過度擴張,如羊水過多、多胞胎。

6.母體本身罹患慢性內科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子癇前症等。

7.急性的內外科疾病,如尿路結石、膽囊結石、膽囊發炎、便袐、腸胃炎、腎臟發炎、盲腸炎等。

8.胎兒窘迫症。

女性年紀大與年齡過小容易造成早產的說法也眾說紛紜,年紀較大,內科方面疾病可能相對較多、身體負荷懷孕功能較差,相反,年紀較輕,許多器官功能發展尚未成熟、生理狀況不穩定,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早產,但諸如此類的說法是透過「觀察統計」的結果並非絕對;懷孕是生理上很大的變化,身體需要很多的成本去支持,如營養不足容易生病、胎盤功能不佳、血液循環不良等。觸發早產的可能性很多,並無預防早產的方式,但可藉由與醫師的諮詢、檢查,了解自己是否為高危險群,以提高警覺做好危機處理的應變。

 

早產徵兆與檢查

一般產檢時,如孕媽咪在檢查過程中,肚子有愈來愈硬的現象,須進一步透過內診檢查子宮頸的長度(目測或陰道超音波),如發現子宮頸有撐開或子宮頸太短,就是早產的徵兆,若發現早產的徵兆,須透過子宮監測器測量,判斷每個鐘頭子宮收縮的次數、確認子宮收縮的頻率,臨床上滿20周未滿37周,透過子宮監測器,發現子宮有5至8分鐘的規則性收縮,每次收縮約30 秒以上並且合併有子宮頸的變化,即有可能早產。

 

肚子痛,因子宮收縮所造成的肚子痛,其感受猶如女性經期時,下腹部的的悶脹感與下墜感,並不是所有的肚子痛都是早產的徵兆,臨床上,很多孕媽咪肚子痛是因為常見的腸胃脹氣、拉肚子等問題,急性內外科疾病,如沒有正確及適當的治療,也可能因為刺激子宮收縮,造成早產。

背部痠痛,為子宮收縮所造成的不適感之一,當子宮收縮影響子宮頸的開關,分泌物就會增加,甚至是落紅,致分泌物有血絲。子宮頸分泌物多,須確認是不是破水,利用酸鹼試紙測試分泌物的酸鹼值,如呈鹼性分泌物即為羊水,須立即進行安胎。除透過內診確認子宮頸是否有撐開、長度有沒有變短,明確判斷肚子痛的原因是子宮收縮所造成,還要排除其他造成落紅的可能,如子宮頸破皮出血、子宮息肉等非早產徵兆所引起的出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