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焦點議題】強逼寶寶離乳,狠心媽將孩子打成發展遲緩

【焦點議題】強逼寶寶離乳,狠心媽將孩子打成發展遲緩

執行離乳計畫時,緩慢而循序的步調最能保有孩子的安全感,同時也能在培養新飲食習慣時,給予孩子最大支持與最少的心理壓力。若是立即性的離乳,容易讓孩子產生抗拒、失去安全感與造成寶寶的情緒壓力。


高雄一名23歲蘇姓女子,4年前與一名黃姓男子交往未婚生下一子,後來因工作關係無法繼續餵母乳,打算讓1歲3個月大的兒子改喝配方奶或吃一般食品,但男嬰因一時無法適應離乳而哭鬧不休,蘇姓女子竟將他打到全身是傷,以致發展遲緩。

台灣母乳協會高宜伶祕書長表示,離乳是個慢性持續的過程,代表著母乳媽媽成功的里程碑,也是孩子階段性成長目標的完成。(推薦文章:完美離乳計畫

高宜伶祕書長說,新聞案例屬於極端個案,問題本身已經脫離了寶寶是否要離乳,更多的則是來自媽媽個人需求、情緒問題,就像當孩子不聽話時,父母動手打罵,問題的出發點並非只有孩子聽不聽話,「親職技巧、家庭支持」才可能是首要處理的問題。

高宜伶祕書長表示,根據哺乳類動物研究,寶寶離乳的年齡範圍約為2~8歲,美國小兒科學會則是建議6個月添加固體食物的同時,哺乳到1歲或1歲以後,但何時開始進行離乳,仍來自媽媽本身的意願與寶寶的情況。台灣則是配合國際衛生組織政策,提供職業婦女每天1小時的哺集乳時間到寶寶2歲。

高宜伶祕書長說,孩子添加副食品的開始,就是離乳的起點,讓孩子逐量增加副食品就是成功離乳的第一步。當副食品介入順利,奶類的攝取就會逐漸減少,並讓循序漸進的離乳過程同時發生。(推薦文章:副食品添加.幫助咀嚼與語言發展

高宜伶祕書長分享,先前就有1名媽媽在哺乳過程中發現自己得癌症,需要進行化療,無法繼續親餵,必須立即停下母乳哺育。

若是對於2歲以上的孩子,媽媽可以以「ㄋㄟㄋㄟ生病了,現在不能喝」為理由,孩子們大多能理解,但對於1~2歲的孩子,本身口語表達能力不佳,若是有家人的支持,可先請孩子平時親近的家人代為照顧,若是需自己帶,則可透過改變寶寶的喝奶習慣,像是當寶寶想喝奶時,帶寶寶出去玩,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是先讓寶寶吃飽,降低孩子想找ㄋㄟㄋㄟ的需求。

至於1歲以下的寶寶緊急離乳,適應不佳時少量多餐補足寶寶需要,如果不會用奶瓶也無需勉強,吸管或鴨嘴杯可以替代,也別忘了奶類之外給予豐富多樣的固體食物。

高宜伶祕書長說,離乳過程中,用食物滿足寶寶的胃、用愛心與耐心體貼寶寶的疑惑與不安,若是媽媽因特殊情況必須緊急離乳,就溫柔堅定的持續朝著離乳目標執行,以撫觸或其他儀式穩定依附關係,避免孩子因混亂的生活型態,失去安全感,引發寶寶的情緒壓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