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 胎兒280天‧成長進化史-胎兒成長初期

胎兒280天‧成長進化史-胎兒成長初期

第 1~6 周 
新生命的起源

從受精卵到胚胎,是一段令人驚奇的變化。
許許多多的小生命,就是從芝麻般大小的胚胎,
逐步開展出成為人類的旅程。

第一次出現心跳聲

台安醫院婦產部婦產科主治醫師林珮瑩表示,懷孕的前兩周並不存在真正的胎兒,滿第二周時才真正有排卵,第三周卵開始受精成為受精卵,然後經過5~7天的移動後,才會逐步在子宮內著床。

第五周
小芝麻,身長約2~3mm
一直要到滿5周到第6周的剛開始,才會出現相當微小如「黑芝麻」的「胚胎(embryo)」,長度約2~3mm(約從頭到臀部的長度,以下皆以此測量標示)。這就是新生命的起源。

第六周
小綠豆,身長約2~3mm
從第六周起,開始出現有趣的變化。林珮瑩醫師說明,原先內含的神經管是平的,此時捲起就像一根立體管子;同時,發育出「原始的心臟系統(primitive heart system)」,開始有血流和心跳。雖然長得還不像人類,但一些臉部的基本結構正發展著。此外,六週末時,胎兒身體部位變得較彎如同C(橫向,開口向上)的感覺,大小如同綠豆一般。

葉酸‧合成DNA&降低神經缺損率

胎兒成長初期,雖然仍只是胚胎的狀態,但卻也是各方面發育的重要時期。國泰綜合醫院營養組營養師李佩蓉說明,從受精卵在子宮著床開始,每天都有一丁點的小變化:頭、軀幹、身體雛形、脊髓、神經等;這段期間,尤以胚胎DNA合成與神經發育最為關鍵。
如果母體本身缺乏葉酸,胎兒便無法藉由胎盤取得必須的養分,勢必影響其中樞神經系統的發展,對往後的腦部發育大大不利。

攝取量對胎兒的影響

攝取不足:早產、先天性神經管缺損。
孕媽咪攝取注意事項
雖然含有葉酸的食物處處可見,但其實一般飲食中,不太容易能夠攝取到足夠的量,所以會建議準備懷孕的媽咪們,孕前1~3個月就要開始補充葉酸。
每日建議攝取量:從初期開始,孕期三階段各增加200微克。
攝取方式:空腹吃,吸收最好。
攝取來源:深綠色蔬菜、全穀類、豆類、水果等。

出血:懷孕初期的提醒&警示

天主教耕莘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黃文郁說明,出血是懷孕初期常見的警示,一旦發生,建議就醫,醫師會以內診,確認出血位置是來自於子宮腔內或外,並了解出血原因,判別對母體或胎兒可能的影響,以便提出後續合適的治療方式。
1 破皮:當子宮頸破皮,或是發炎、糜爛、有瘜肉時,都可能造成出血,這與胎兒沒有任何關係,媽媽無需過於擔心。
2 著床問題:如果確定出血來自於子宮內,需進一步做相關檢查。黃文郁醫師舉例,如果經由超音波檢查,發現胚囊已變形,甚至可能有不可避免性流產、掉了一半的情形,代表有問題;或是胚囊沒變形,但接觸子宮壁處沒有貼合,有一些積血情況,代表著床方面可能有問題。
3 流產:也有可能已經是即將流產的表現。大多數的自發性流產,與染色體異常有關,約占60%~70%,多半是因受精卵情況不理想,造成自然淘汰而排出。

第 7~8 周 
構築基本雛形

嚴格說起來,這時期仍屬於胚胎的狀態。
但慢慢地,也開始發展出人類的特徵,
如鼻子、眼睛、手腳等等。
新生命努力地以自己的方式,勾勒出獨有的輪廓。
維生素D‧強化骨骼&維持皮膚健康

勾勒出人體輪廓

雖然只有藍莓般大小,但隨著胚胎的成形,慢慢地開始朝著人類的方向前進。最重要的,是整個頭身的比例,有了初步的樣子。

第七周
小藍莓,身長約1.2cm
觀察第七周的胎兒,會更顯著地發現其身體呈C型的樣子。林珮瑩醫師表示,這時候胎兒的身材比例為「1:1=頭:身體」,頭占了整體較大的部分。她進一步說明,往後生長周數愈大的胎兒,頭占整體身長的比例會愈來愈小。
此外,某些器官也在此時逐步發展。林珮瑩醫師表示,第七周的胎兒開始在長鼻孔,並且也慢慢發展出眼睛內的水晶體,手和腳也慢慢凸出;雖然,其實還看不出來完整人類的樣子。滿七周的胎兒外貌有點像雞蛋裡小胚胎,呈藍莓大小,是前一周的兩倍大,約1.2公分。

第八周
小藍莓,身長約1.2cm
第八周開始,胎兒手臂會愈來愈長,逐漸有趨向人類手臂長度比例的感覺。承接著前一周的鼻孔,此時的胎兒也開始長出其他器官──耳朵、眼睛和嘴巴。林珮瑩醫師說明,從外耳開始,慢慢地出現像貝殼狀的外在輪廓;如果透過影像更靠近一點,會發現胎兒的眼球正在發展著;另外,還可以約略模糊地看到嘴巴的外形。

此外,林珮瑩醫師表示,第六到七周的胎兒身體彎度很明顯,但第八周就會變得比較直。身長部分,從頭量到臀部約1.4公分,就像毛豆或紅豆般大小。

為了強化胎兒的骨骼、牙齒、神經及肌肉,維生素D是不可缺少的營養要素;此營養素還有助於維生素A的吸收,所以能夠間接維持胎兒的皮膚健康。

但李佩蓉營養師提醒,孕媽咪攝取過多,會過度促進胎兒的小腸及骨骼吸收鈣質,胎兒容易患有高鈣血症;而吸收過少,則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的牙齒及骨骼發展,相較於正常值標準來說,會比較不堅硬。

攝取量對胎兒的影響
攝取不足:骨質疏鬆、軟骨症、骨骼及牙齒發育不良。

孕媽咪攝取注意事項
自然界中,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不多,不過皮膚照射到陽光後,其紫外線會促進體內的物質(7-脫氫膽固醇),自動轉換成維生素D,所以不妨趁著天氣好,外出走走,即可獲得此營養素。

每日建議攝取量:從初期開始,孕期三階段各10微克。
攝取方式:搭配油脂,吸收最好。
攝取來源:蛋黃、魚肝油。

懷孕初期警示:子宮外孕

如果有驗到懷孕,但子宮腔內卻一直沒看到胚胎的出現,可能是發生子宮外孕。子宮外孕也可能發生陰道出血;且因為胚胎留在輸卵管、卵巢、或腹腔他處,可能會爆掉而造成腹腔內大出血,媽媽可能會休克、甚至影響性命。
如果懷孕的周數,仍符合此階段該看到的情況,此時醫師會給予「安胎」的措施,建議孕媽咪多休息,開立黃體素(助孕酮)服用以幫助胎兒穩定。然而,之後如還是發生流產,多半是因為胚胎本身有問題所致,強留也留不住的。

第 3 個月 
胎兒正式成形

第三個月,胎兒的形態更顯著,
一旦經過檢查確定無虞,
通常可確定胎兒是能夠穩定繼續成長的。
維生素B6‧安定神經&遺傳物質合成

體內外構造大致完成

無論是體內各內臟部位,或是體外的四肢和五官,此時的輪廓比起之前更加清晰許多,透過檢查幾乎可看到明顯的人形樣貌。

第九周
長形綠葡萄,身長約2cm
胎兒到第九周時,手臂已經愈來愈長,也有一些骨骼初步發展,甚至能讓手臂彎曲,進而分得出前臂部分。此外,開始在長腳趾、手指等細部之處,而五官中的眼皮和外耳也持續發展著。林珮瑩醫師表示,滿九周的胎兒身長約2公分,就像來自國外、略為長形的綠色無子葡萄。

第十周
金棗,約3cm多
第十周時,胎兒的脖子變得比較長,眼皮也發展成較長且能夠覆蓋眼球的長度。林珮瑩醫師表示,這時候的胎兒身長就像金棗一樣。

第11周
無花果,約4cm
第11周,胎兒的身體會變得比較長,體內的內臟逐步發展,其中肝臟已經開始在製造紅血球。此時的胎兒,儼然更有人類完整的具體外形,從這時開始,他的身體將更快速成長著。
林珮瑩醫師補充表示,嚴格從醫學角度來說,第五到十周為「胚胎(embryo)」,從第十一周開始才叫「胎兒(fetal)」。不過,一般在做說明時,多習慣以胎兒做為統稱。

第12周
無花果,約5cm
從第十二周開始,胎兒有了新變化──性特徵的發展。林珮瑩醫師表示,十二周前,男生和女生的樣子沒什麼太大的差別;從十二周起,才會各自往不同方向成長:男生是陰莖,女生是陰唇。更特別的是,十二周的胎兒開始長出「指甲」,部分軀體的細部特徵可說愈來愈顯著。此時寶寶大約5公分長,就像是無花果。
此外,林珮瑩醫師補充,十二周前,胎兒的腸子有部分露在身體外面,到了滿十二周後,全部會慢慢回到其腹部裡,只把臍帶留在外面,保持著和胎盤的聯繫。除非胎兒有先天的腹壁裂,就會發生腸子回不來或因缺陷的洞太大而外漏等情況;這些都能藉由超音波檢查方式察覺到。

李佩蓉營養師說明,胎兒體內的遺傳物質,需要仰賴維生素B6進行合成;由於維生素B6也是細胞生長發育所需物質,因此適量補充,有助於胎兒體內神經、肌肉等功能的發展與健康。

攝取量對胎兒的影響

攝取不足:貧血、嘔吐、食慾不振、抽筋、唇顎裂。

孕媽咪攝取注意事項

維生素B6具有鎮定神經的功效,懷孕初期有孕吐症狀者,可多補充此營養素。
每日建議攝取量:初期1.5毫克、中後期各1.9毫克。
攝取來源:深綠色蔬菜、酵母、內臟、瘦肉、花生、牛奶。

產檢:預防胎兒&母體狀況

1 抽血檢查:懷孕3個月左右,會進行第一次的抽血產檢,觀察MCV(平均血球體積)的值,如果小於80,則擔心胎兒有缺鐵性貧血或地中海型貧血的可能性。此時會先詢問產婦家族史中是否有地中海型貧血的帶因,同時請先生一同過來抽血;通常會先透過血鐵的檢查,確認是否為缺鐵性貧血;如果確定不是,就要做其他檢查以確定是否為地中海型貧血。

2 愛滋病毒、梅毒血清檢查:這些檢查從一開始就會進行,而梅毒血清的部分到了後期會再檢查,主要是擔心前期因為潛伏期而沒有查出。

3 唐氏症篩檢:此項檢查由孕媽咪自由選擇是否要檢查。主要分為兩大類:11~14周,會做第一期母血唐氏症篩檢及胎兒頸部透明帶檢查;15~20周,第二期母血唐氏症篩檢,又分為「2指標」和「4指標」兩種。藉由抽血檢測,觀察血清各指標的濃度,再配合孕媽咪年齡和胎兒頭圍大小,計算胎兒可能患有唐氏症的比率。

4 羊膜穿刺染色體檢查:針對34歲以上孕媽咪所施行,由醫師使用器具抽取羊水(內含胎兒所掉落的細胞),再將其送到細胞培養室進行培養及染色體分析。準確率極高,能幫助及早檢查出孕期可能發生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