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bobo禮儀培訓班:加強篇

bobo禮儀培訓班:加強篇

提到社交技巧,大多數人都會在第一時間想到「如何交朋友」、「怎麼幫助別人」,但養成好的餐桌禮儀,也是訓練社交技巧時,不可忘記的重要項目喔!從餐具的選擇、氣氛的培養,到吸引寶寶用餐的興趣,都是能夠影響餐桌禮儀的重要因素,請爸媽們一起來看看,你還漏掉什麼該注意的小細節吧!

訓練良好的吃飯習慣‧從家開始

吃飯前先洗手

吃飯前先洗手,除了能讓旁人看到寶寶對於自身清潔的重視,也能避免病從口入,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尤其在夏季期間,正是腸病毒肆虐的高峰期,為有效預防腸病毒,平時全家人都應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只要使用肥皂多搓洗幾次即可,指縫之間也要多加注意清潔,並避免讓寶寶的食物與其他幼兒混食。

此外,爸爸媽媽也別忘了叮嚀寶寶,用餐的時候,不可隨意直接用手去撥弄別人或餐桌上共同分享的食物,切記要使用公筷母匙,並事先詢問旁人的意見。 

坐姿須端正

坐姿是否端正,是給外人「寶寶是否有禮貌」的第一印象,因此也是家長不容忽視的重點。訓練寶寶擁有良好坐姿,可以延長寶寶坐在餐桌上的時間,藉此培養耐性;在肌肉及骨骼尚未發展成熟的階段中,美姿美儀也有助於身體的骨架成形,且避免在用餐時牽動到手部動作,造成食物碎屑灑在桌上。

如果爸爸媽媽不希望寶寶掉飯粒在身上,可以為他準備一條圍兜,此外,父母也必須針對寶寶的年齡,選擇正確的餐桌及餐椅,如果寶寶身高不足,卻勉強他與成人坐在大餐桌上,就算原本已學會正確的坐姿,但為配合桌子的高度吃飯,還是會影響整體動作,且提高用餐時發生危險的機率,這時錯就不在寶寶身上,而是父母必須重新調整做法。 

選擇正確餐具

身為父母,多少都會碰到寶寶挑食和不肯乖乖吃飯的情形,除了胃口與偏好因素之外,也可能是因為成人為他選擇的餐具不好使用,或是精細動作尚未發育成熟,不懂得如何順利使用餐具,才會造成上述案例。

父母必須針對寶寶的年齡讓他使用合適的餐具,一般來說,要能順利學會自己拿餐具吃飯,大約是寶寶2歲半之後,在這之前,家長也不宜用太嚴苛的態度對待寶寶,讓他心生挫折,建議一開始應給予重量較輕、非玻璃製的湯匙,等到累積許多成功的用餐經驗後,寶寶也能在輕鬆的狀態下,學會使用更多餐具。 

幫寶寶準備迷你茶杯

不少家長在哄寶寶吃飯的時候,會餵他喝一些水,讓孩子在進食的時候比較容易吞嚥。建議家長幫寶寶購買專用的迷你茶杯,畢竟寶寶的控制能力還不是很好,如果和成人用一樣的杯子,喝到一半可能會沾濕衣服。選購時,最好挑選材質堅固且有一點重量的杯子,才不易在使用時翻倒。如果為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增加吃飯樂趣,可以挑選顏色亮麗、花樣繽紛的小杯子,藉此延長他用餐時的耐性。

其實,爸爸媽媽在和寶寶同桌吃飯前,可以事先將這些迷你茶杯當成寶寶扮家家酒使用的道具,陪寶寶模擬吃飯時的真實情境,讓寶寶了解杯子的使用方式及功能,與大人同桌吃飯的時候,才不致於搞錯杯子的用途,顯得手足無措。 

餐桌禮儀常見狀況大哉問

訓練寶寶擁有良好坐姿,且依照孩子的年齡選擇餐具之後,還是有不少家長會碰到「寶寶坐在位子上吃飯的時間很短」或是「吃沒幾口就開始吵鬧」的情況,讓爸媽總是傷透腦筋,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個怎麼教都教不好的「磨人精」。這時,做父母的先別急著灰心,有時候不見得是寶寶沒學好餐桌禮儀,而是他的生理與心理狀況沒調適到最佳狀況,才會導致這些脫序行為。 

Q1:寶寶每次總是習慣留很多飯菜,但非正餐時間又想吃零食,該怎麼辦?

廖笙光技術長表示,要讓寶寶吃完所有飯菜,第一步就是要讓他適當發洩體力,一旦孩子餓了,進食方面的表現也能跟著變好,因此建議主要照顧者每天應該在三餐前幫寶寶安排一段固定的活動時間,最好是以戶外活動為主,若住家附近沒有適合玩樂的地方,也可以在家裡用音樂光碟陪寶寶進行一些簡單的韻律活動。

臺安醫院婦幼衛教組護理師陳玉梅也指出,爸爸媽媽不妨利用一些小遊戲來帶領寶寶,讓他愛上原本不感興趣的食物。她分享了親身經驗,當她還小的時候,很不愛吃空心菜,當時母親就對她說:「空心菜的菜梗可以拿來當吸管,很有趣喔!妳要不要試試看?」於是她就動手拿著空心菜梗去吸湯汁或飲料,漸漸發現這個小遊戲非常好玩,久而久之,也就不這麼排斥空心菜了,甚至覺得吃飯是件有趣的事情。

此外,適當的鼓勵也很重要,假如寶寶不愛吃胡蘿蔔,媽咪可以告訴他:「胡蘿蔔煮過之後,味道都沒了,吃起來甜甜的,你一定會喜歡!」如果寶寶順利吃下之後,也要在第一時間給予口頭上的鼓勵,儘量不要再拿出零食當做獎品,以免以後在沒有零食的情況下,寶寶又會故態復萌。

 

Q2:寶寶會走路之後,就想讓他練習吃飯,但菜屑總是會掉滿桌,所以想請問從幾歲開始,才是訓練寶寶單獨吃飯的最佳時機?

隨著粗細動作發展成熟,等寶寶能自己順利使用餐具時,大約介於1歲半到2歲之間,但此時尚未掌握手指與手掌的靈活程度,所以還是容易將飯菜弄到桌上或身上。

廖笙光技術長建議,除了餐具以外,食物挑選也是父母不容忽視的重點,在讓年紀還小的寶寶吃飯時,應儘量選擇稀飯等黏著度較高的食物,並搭配湯匙食用,才不會讓食物輕易掉到碗外,如果是吃麵食,就要挑選較短較粗的麵條,寶寶才能夠順利使用叉子進食;此外,餐具必須擁有一定的穩定性,例如能固定在位子上或是重量較重,寶寶在吃飯的時候就比較難被移動,學習自己吃飯的成功率才會更高。  

 

 

 

 

Q3:寶寶吃飯時間太長,導致他吃到後來常常會沒耐心,離開座位滿場跑,該怎麼辦?

對年紀還小的孩子來說,只要能在自己的餐椅上坐滿30分鐘,其實就算是不錯的表現,父母反而應多給予鼓勵。不過,如果寶寶吃一頓飯的時間超過半小時,除了耐性不足之外,也要考慮到是否咀嚼肌比較不發達,才會發生這種狀況。

廖笙光技術長表示,有些父母可能會希望孩子的臉型漂亮,或是不願意讓孩子在吃飯時太費力,因而從小就避免準備比較硬的飯菜讓他嘗試;但是,這將造成寶寶往後吃飯時較容易碰到挫折的經驗,一旦吃到稍微硬一點的肉類,就只能用吞的,或是必須比同年齡的孩子花更多時間用餐,自然而然地,他就會越來越沒耐心,看到身旁的同儕都吃完飯去玩耍了,寶寶也會按耐不住,跟著同儕到處跑。因此,從寶寶開始脫離副食品階段時,父母可以適時準備一些需要花費嚼勁的食物,只要提升寶寶用餐的速度,就可以改善他吃到一半到處跑的壞習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