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生活> 防疫專區> 防疫中心公布「社交距離」防疫措施,各國早已開始實行。陳時中提醒大家:「要開始練習」,若有明知故犯者可以舉發

防疫中心公布「社交距離」防疫措施,各國早已開始實行。陳時中提醒大家:「要開始練習」,若有明知故犯者可以舉發

為嚴防新冠肺炎,多個國家祭出「保持社交距離」防疫措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訂出基本原則,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室外應相距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若無法保持此距離則一定要戴口罩。

如果至親朋好友們一起至餐廳用餐,無法維持室內至少1.5公尺距離,而吃飯又無法戴口罩,這該怎麼辦?陳時中建議,這個時候就需要用隔屏隔開。  

此外,清明連假出外旅遊,民眾更要特別注意社交距離,如果搭乘在高鐵、捷運、公車等大眾公共運輸,人與人之間很難保持超過1公尺以上距離,建議戴口罩。

「愛有多深,距離就有多遠」陳時中強調,「保持社交距離」防疫措施屬於軟性推動,希望民眾自律配合,如果大家都能遵守,就應該不用走到處罰的路,但如果有人故意違規,就會祭出處分。

陳時中指出,該項措施第一階段還不會祭出罰則,提醒民眾「要開始練習」,若有明知故犯者可以舉發。


為了實施防疫,台灣某大樓的電梯內貼上九宮格讓人保持適當距離

多國早已開始「社交距離」,新加坡嚴厲罰款、判刑

其實許多國家早已開始實施「社交距離」防疫措施,其中以新加坡處罰最為嚴厲,設定距離為一公尺,若違反屬於犯罪,將罰款1萬新幣(約新台幣21萬),最高可處6個月有期徒刑;

美國

紐約「社交距離」則訂為六英尺,約183公分,如果違反此規定,紐約市居民最高可罰500美元,市長希望民眾慎重看待此事,否則未來不排出擬定更嚴厲的措施。

新加坡

人與人之間需維持1公尺距離,若違反將被罰約21萬台幣或判6月徒刑,同時工作場所和學校以外聚會與社交活動也暫停10人以上團體聚集,且每16平方公尺空間不能超過1人。

香港

社交距離需維持1.5公尺以上,並禁止4人以上的團體聚集,違反將罰約9.8萬台幣或監禁6個月。

英國

社交距離需維持2公尺,同時禁2人以上集會,除了民生物資採購、就醫與特定工作需求外,其餘民眾不得上街。

德國

社交距離需維持1.5公尺,而公共空間最多2人,而餐飲業僅提供外送,其餘難以避免近距離肢體接觸的店鋪都將關閉營業,包含理髮店、美容店、按摩店和紋身店等。

澳洲

要求公共集會人數最多2人,而遊樂場、室外健身場、滑板公園等也將自30日起關閉。

台師大教授持不同觀點:社交範圍難定義,恐徒增困擾

儘管如此,仍有人持反對意見,台師大國文學系教授林保淳就在臉書貼文,認為這顯然是模仿美國、歐洲、新加坡而來,雖說為防疫,用心良苦,但是,恐怕是徒增困擾與糾紛而已。

例如,幫「社交」下定義,就是件麻煩事,一般除家庭外,就屬社交範圍,對陌生人,猶容易保持距離,但師生、朋友、同學、同事,有時是很難保持距離的,尤其是情侶,可以設限嗎?

其次,範圍與場所,是否應該一併規定?搭乘公共交同工具,如果也要維持既定距離,則是否要嚴格限定載運人士?機車行走於道路上,遇到紅燈,恐怕也很難不擁擠吧?境況的細節太複雜,如要一一列舉,會多如牛毛,而不列舉,又恐造成爭議,如何執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長薛瑞元則回應:「適當社交距離一定會以3個步驟執行,第一步先「訂出指引」,且要各方都有共識。第二步是透過輔導、教育來「推動」,讓大家都能接受,變成日常的習慣。第三步才會對那些不願意配合的人「開罰」。針對清明連假期間,陳時中也提醒,出外旅遊,要特別注意社交距離,公共運輸站、高鐵站等地方難以保持1公尺距離,建議這個情況就要戴口罩。

蘇貞昌女兒問:那家人怎麼辦?

蘇貞昌的女兒,民進黨立委蘇巧慧前天質詢指出,清明連假將至,民眾可能聚會、聚餐,希望指揮中心在連假前提出初步建議指引,讓民眾有所依循,例如「家裡吃飯也要梅花座」嗎?

蘇貞昌今天受訪表示,其實前幾天他才跟蘇巧慧坐在一起,幫她唱生日快樂歌,「社交距離是規範在外社交,不是家人,社交圈常常有不明的人,對方有怎樣的情況,大家彼此不了解,因此要規範大家保持距離,這是保護個人,也是保護大家的安全」。

疫情指揮中心會在專家的建議下訂出規範和指引,若大家都能遵守規範,減少社會防疫負擔。相信有一天,社交就能不再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