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 孩子為什麼會自言自語?玩具不能代替陪伴,自言自語有時是因為寂寞。陪伴愈多,潛能愈大

孩子為什麼會自言自語?玩具不能代替陪伴,自言自語有時是因為寂寞。陪伴愈多,潛能愈大

玩具不是教具,再怎麼有趣的電子圖書和啟蒙玩具,都無法代替父母的陪伴。忙與累都不是藉口,重點在於家長自己的時間規劃。亞伯拉罕美語學院校長崔椿琦,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母親,在孩子兩歲的時候,她跟先生一起創辦了這所看重品格教育更勝於英文程度的補習班,在她的工作裡,天天接觸的都是家長和孩子。在新書《陪伴教養學:校長媽媽教你如何培養會思考、負責又自律的小孩》中,她分享了許多在在為人父母身分上所得的觀念。


現代因社會型態的轉變,大多是雙薪家庭,也就是夫婦二人都必須上班,家庭主婦已成為女性婚後頗奢侈的選項,也導致親子相處的時間日益受到壓縮。從前是媽媽在家等孩子放學,現在變成孩子在家或在安親班等待父母下班。多年來,我的學校始終堅持星期六、日不開班,目的正是想把寶貴的假日還給家庭,讓父母與孩子共度假期。

孩子為什麼會自言自語?

孩子獨處的時間愈來愈長,倘若又無兄弟姊妹,難免自己一個人玩玩具。不少孩子獨自一人玩耍時會自言自語,或者對著玩具說話,家長見狀還喜孜孜地認為那樣很可愛。

果真如此嗎?現實生活中,似乎只有心思病了的人會自言自語;所以只要有機會,我都盡可能告訴家長多留意,別讓孩子自言自語,進入一種虛妄的、非現實的情境與狀態。孩子自言自語還代表著一種現象,他感覺寂寞、需要陪伴,自言自語其實是他的呼救啊!

我出生於台灣經濟尚未起飛的年代,家境普通,幼時的物質生活堪稱匱乏,根本沒什麼像樣的玩具。但比起現在豐衣足食的小孩,我認為我的童年過得更有滋有味,家裡永遠滿溢著溫暖與歡笑。

原因很單純,我的父母無論工作多忙碌、家事多勞累,仍經常花時間陪伴我們,帶著我們兄弟姊妹遊戲。擁有父母全心全意陪伴的孩童,通常是成長過程中最快樂、最知足的孩子。這樣的孩子絕對不會感覺寂寞,更不會對著玩具自言自語。

母親與孩子情感連結愈深,孩子愈能發揮潛能

偶然間看到一篇刊登在報紙上的醫學報導,其內容完全印證了我的主張:美國的知名學府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進行了一項醫學研究──母親與孩子的情感連結,是兒童大腦發育過程中極重要的因素。

研究人員耗時七年深入觀察與檢測,發現擁有母親情感支持、以及智力需求被滿足的孩童,海馬迴(hippocampus)的體積在十三歲進入青春期時,比缺乏母親陪伴的小孩大10%,而海馬迴正是掌控記憶的腦內組織。此外,與母親關係緊密還能令孩童更具安全感,有助孩子發揮潛能,勇於探索未知領域,並有信心解決各種問題。

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時間陪伴孩子

不久前,我在臉書看到一則徵求童謠的貼文,不禁勾起兒時我與父母互動的回憶:

「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叫媽媽,媽不來,嘰哩咕咕嚕滾下來。」

「炒蘿蔔炒蘿蔔,切切切,包水餃包水餃,捏捏捏。」

「小白兔小白兔,跳跳跳。小貓咪小貓咪,喵喵喵。」

「一角兩角三角形,四角五角六角半,七角八角手叉腰,九角十角打電話。喂喂喂請問你找誰?」

「城門城門幾丈長高,三十六丈高,騎白馬帶把刀,走進城門滑一跤。」

「小猴子吱吱叫,肚子餓了不能跳,給香蕉他不要,你說好笑不好笑?」

這些都是我記憶中父母帶我們唸唱的童謠。他們一面教一面比劃著與內容相符的逗趣動作,要我們跟著一起做。剎那間,爸媽充滿愛的眼神宛如就在我眼前。數十年後,我依然清晰地記得那些童謠,因為那是一個奠定親子關係最重要的時期,永遠不會忘記。

後來我發現那則臉書貼文是一間語言治療室的徵文活動,我很難形容我的失望。在我的觀念中,依偎父母膝下唸唱童謠理當是唾手可得,同時也是每一個人童年歲月裡最歡樂的印記。而今,親子之間的親密互動竟需要假他人手,還變成語言治療室引以為傲的課程、和語言治療師幫助孩子的藥方,情何以堪?

孩子語言遲緩,許多與缺乏陪伴有關

孩子語言發展遲緩,正因為缺乏養分,許多在這個年紀該學會的、該知道的、該認識的都付之闕如,也就是缺乏來自父母教導的正確觀念;其結果便是被帶去見語言治療師。由於缺乏陪伴,孩子因潛意識裡的失望,很容易去幻想一些莫須有的事情,藉此填補心裡的那塊空缺。他們最常聽到的話語或許並非來自父母,而是電視節目裡的對話;感到空虛寂寞的時候,便不自覺地拿起玩具角色扮演、自言自語。負責任的父母不應給孩子這樣的環境,再正向的卡通節目、電子圖書、啟蒙玩具,都無法代替父母的陪伴。

沒有人能代替父母的陪伴

事實上,人一生中的第一個老師應該是父親或母親。我們常說「家教」,因為最基礎的教育是從家裡開展的。多年來,我堅持星期六、日不開班,這絕對違反商業利益,而且我們平日只上課到七點。原因很簡單,我認為孩子在平日的晚上與星期六、日應該與父母多相處,這段寶貴的時間不應當被剝奪或挪作他用。

某一個傍晚,我在一家餐館吃飯,鄰桌幾個年輕母親之間頗大聲的對話,無可避免地傳入我耳中。她們穿戴時髦,經濟條件似乎相當不錯,但她們聊天的內容卻令我悵然──她們數落著自己家中的褓母不懂得帶孩子,並討論和商量著該如何教褓母怎麼教小孩。我當下很想告訴她們,有時間教褓母,還不如教小孩、陪伴小孩!

孩子在成長期間,父母理應是他最親近、最親密的人。無論再忙再累,也要把時間分給孩子。當爸媽一心一意全神貫注地陪伴子女,那些時光,可以簡化成一個字,就是「愛」。



崔椿琦 《陪伴教養學:校長媽媽教你如何培養會思考、負責又自律的小孩》(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