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幼兒生活教養> 社交能力從小建立!5Tips為孩子準備進入團體生活!

社交能力從小建立!5Tips為孩子準備進入團體生活!

(2021.11.更新)孩子從嬰幼兒時期開始,就會漸漸培養出與社會互動的能力。透過了孩子在不同階段的能力,給予適當的協助,相信能更加幫助孩子進入團體生活,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0~6歲兒童社交發展能力

0~6個月.互動

在這個階段,寶寶主要都是跟主要照顧者進行互動,寶寶能認出爸媽的聲音,對熟悉的聲音產生反應,漸漸會注視跟他互動的人,並能透過聲音、表情及簡單的肢體動作,向別人產生回應,如會對人微笑,喜歡別人跟他玩,想要被擁抱時,可能會做出伸出手或身體往前傾等動作。

6個月~1歲.觀察

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觀察周遭,模仿大人的動作,也喜歡和大人玩一些親子互動的小遊戲,如和孩子玩躲貓貓(將臉遮住再打開),孩子就會笑得很開心。這階段的孩子已經逐漸能分辨主要照顧者和陌生人,因此,碰到陌生人時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反應。

1歲~2歲.注意

在這個歲段,孩子已具備共享式注意力(joint attention),從只專注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到能夠跟隨別人的視線、聲音,將注意力轉至他人所注視的物品上。例如:媽媽要和孩子一起疊積木,把積木遞給孩子時,孩子的視線會移至積木,注意力會在媽媽和積木之間環繞。

除了對於別人的舉動有所反應,孩子也會透過眼神、手勢等方式引起別人的注意,分享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例如:當孩子對於一個搖鈴感興趣,會看著媽媽或指向搖鈴,希望媽媽也注意到它。

2歲~3歲.表達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認知理解、表達能力比過往更加成熟,已經能跟他人簡單溝通,而孩子會想跟同伴在一起。然而,在這個階段,孩子多半是聚在一起,但各自玩各自的,比較不會進行合作性質的遊戲。

3歲~6歲.交流

隨著孩子進入幼兒園,孩子有更多機會參與一些互動性高的團體遊戲,例如:玩扮家家酒的過程中,孩子要對不同角色產生基本的認識,遊戲中也會有不同情境互動、情感交流,因此,孩子也能從遊戲過程中培養出更複雜的社交能力。

 

幫孩子為團體生活做準備!

在孩子上幼兒園前,爸媽不妨預先做準備,增進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相信更能讓孩子在團體中和其他孩子相處融洽!

1.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

想讓孩子能順利與同儕互動,建立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首先要回歸到孩子是否有穩定的依附關係。依附關係是寶寶出生之後,和主要照顧者建立的一種強烈的情感連結。孩子與爸媽建立的依附類型並不是天生決定,而會取決於平時親子的互動情形。如果孩子能即刻察覺孩子的情感需求,漸漸培養相處的默契,安全的依附關係就會被建立。當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也會讓孩子能夠更加信賴別人、勇於探索,較願意跟陌生人接觸。

2.平時和孩子多多互動

學齡前的階段是孩子發展的黃金階段,爸媽透過平時與孩子互動,能促使孩子產生回應,正是建立互動的基礎,且孩子也能從中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若孩子在平常能夠得到豐富的親子互動和環境刺激,也有助於神經系統的連結,讓大腦的訊息處理能力更加發達。

沒時間陪孩子玩? 進門那一刻很重要!

許多爸媽希望平時能多多陪伴孩子,然而平日夾雜在工作、家務等瑣事之中,時常覺得沒有充分時間能和孩子一起玩耍而感到自責。其實,和孩子互動製造互動沒有想像中困難,若家長的時間有限,不如重質不重量,將互動自然融入在生活作息中,這麼一來,爸媽對於「陪伴」、「陪玩」的壓力就會減輕許多。

例如,爸媽可以在下班一進門看到寶寶時,先將寶寶抱起來轉圈,讓寶寶覺得被重視,或睡前花3分鐘親親孩子的臉頰等,這些都是良好的親子活動,而且花不上幾分鐘,當孩子感覺到父母的用心陪伴、關愛,無論時間的長短,只要在一起,都會感覺到很滿足。

3.以身作則.營造社交情境

爸媽是孩子第一個老師,也時常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因此,爸媽不妨先以身作則,親身示範基本的社交觀念,如跟別人說話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先問對方可不可以借東西再拿等,家長平時在孩子面前多多示範這些舉動,孩子觀察久了,自然而然也會跟著模仿,實際的生活經驗,往往就是孩子學習的最佳管道。

爸媽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創造一些情境,例如,若要教導孩子分享的觀念,可試著請孩子拿東西給別人,或帶孩子到附近公園與其他孩子聚在一起。這麼一來,孩子就能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累積社交經驗,養成一些人際互動的好習慣。

自我中心不是自私

為了讓孩子順利融入群體當中,很多爸媽期望孩子學習分享、輪流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不是天生就知道怎麼分享,小小孩在2歲左右的階段,仍會以自我中心的角度理解事情,凡事大部分以自己為出發點是很正常的現象,千萬不要因此覺得孩子自私、霸道。當爸媽引導孩子學習分享時,可嘗試讓孩子不需要擔心因分享而失去,更能替孩子創造美好的經驗,讓孩子因分享而體驗快樂的感受,會使他未來更樂意主動分享,不需要刻意勉強。

4.練習參加團體活動

在正式上學之前,爸媽可以先帶孩子到附近公園與其他年紀相近的孩子玩耍,或參加一些專為孩子設計的團體活動,藉此學習團體規範,培養孩子與人互動的能力。例如,當小朋友到公園想玩盪鞦韆,要學會排隊跟孩子輪流玩;或者參加共讀繪本的活動,要學習坐下來聽,而不能大吵大鬧、干擾別人,藉由累積練習的經驗,就有助於孩子更快適應團體生活。

5.讓孩子熟悉幼兒園.降低分離焦慮

上幼兒園,對於孩子而言是件人生大事,因為這意味著要和熟悉的親人分開,以及要進入到陌生環境,對於孩子而言是很大的挑戰。當周遭都是不認識的陌生人,孩子難免會感到焦慮、害怕,對於和別人互動感到膽怯。因此,上幼兒園之前,可以先讓孩子有心理建設,讓孩子事先熟悉即將踏入的環境,例如,可以先帶孩子到幼兒園走走,向老師、同學打招呼,或向孩子分享幼兒園的樂趣,降低孩子的不安。

讓孩子一步步適應分離

孩子會產生分離焦慮,主要是源自於沒有足夠的安全感,爸媽可以利用一些機會,練習與孩子短暫分離,如分開3分鐘、5分鐘、再延長到10分鐘,同時讓孩子了解到爸媽仍然會回到身邊。透過這樣的練習,也有助於降低孩子的不安全感,讓孩子學習慢慢適應團體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