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協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8大重點

協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8大重點

寶寶離不開父母,雖然會使父母開心自己有被孩子需要的感覺,但當父母要去洗澡、上廁所,或是公司有急事必須處理,寶寶就開始放聲大哭,種種黏人的行徑,總讓父母手忙腳亂,若持續下去會使雙方都失去生活品質,因此國際行為分析師袁巧玲博士傳授小撇步,協助家長和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8大重點 協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每個寶寶都有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發展階段,只要與親近或熟悉的人分離時,寶寶就會產生焦慮或不安的情緒。袁巧玲博士說明,嬰兒在5至6個月大時,開始會察覺到身邊的人不見了,並且出現情緒反應,10個月大之後,分離焦慮的情況更為明顯,離開一下子,寶寶就可能哭得泣不成聲,讓家長十分心疼,但等到2歲以後,分離焦慮就會開始減緩,這是寶寶的正常發展里程碑,並非天生個性或他人影響,加上因為認知能力進步,可更清楚分辨主要照顧者是否就在附近;不過由於生長環境、教養方式及平時家長與寶寶的互動練習,每個寶寶的反應仍然會因人而異。

克服分離焦慮8大重點

1.給孩子練習獨處的機會

在寶寶約5至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讓寶寶練習獨處,每天都納入生活的情境中,讓寶寶自然而然的習慣,最後就會覺得是正常的事情。袁巧玲博士指出,任何關於心靈層面的培養及學習新事物的能力都需要練習,才能讓寶寶有安全感;但獨處前提是家長必須保證孩子當下是安全的,嬰兒床的邊緣有圍欄,寶寶不會從床上掉下來,或是給予寶寶固定玩耍的範圍,先在旁邊陪寶寶玩耍,然後讓寶寶知道你現在要去做什麼,再慢慢的離開,但即便讓他自己玩耍,也必須要時常發出聲音,讓寶寶知道你就在身邊,一轉頭就能夠看到你;等到越來越大就能夠開著房門,但卻是在不同的房間活動,雖然看不到你,但是會說話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正在忙什麼,寶寶就能夠安心地獨處,最後家長只要不時出現查看孩子情況即可。

2.多接觸家人以外的人

袁巧玲博士表示,現在孩子若不時常練習與他人接觸,恐導致社交能力差,未來和保母、老師或同學無法建立社交關係,所以建議時常帶著孩子和家人以外的人接觸,若常常跟別人在一起,到新環境就比較不會害怕,像袁巧玲博士的兒子從小就在他經營的教育中心長大,時常看到很多小朋友、家長或老師,所以不怕生,甚至看到人也會主動去攀談打招呼。

袁巧玲博士更舉例說明,一向很有孩子緣的她,沒想到朋友11個月大的孩子,卻在第一次看到她就嚎啕大哭,仔細詢問才知道寶寶出生至今僅出門過一次,平常看到的都是家人,幾乎沒看過陌生人,這樣的寶寶當看到其他人,就會有十分嚴重的焦慮感,甚至害怕人群,因此若不希望孩子這樣,從小就要讓他們接觸人群,有時間多帶孩子出去玩耍。

3.家長漸進式離開‧孩子做心理準備

有些照顧者會認為偷偷離開寶寶,只要寶寶沒有發現就不會哭鬧不休,但袁巧玲博士強調,這樣反而會造成寶寶的恐慌,最正確的方式是父母在每次離開前都該先陪伴孩子玩耍,再漸進式地離開,讓孩子知道父母都在附近,離開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後即使人消失一陣子沒發出聲音,寶寶仍然知道媽媽會回來;重點在務必和寶寶說「再見」,並說明大約哪一個時間點會回來,例如具體形容等唱完一首歌就回來或太陽公公下山後就會回來,讓寶寶可以做好心理準備,與父母只是暫時分開,等待期間要乖乖聽照顧者的話。

4.建立對陌生環境的好感

要帶寶寶去保母家、育嬰中心或幼兒園前,最好先帶他們去找熟悉的人見面,不要立刻丟給不認識的保母,要讓寶寶有緩衝期,且最好事前先帶孩子去熟悉環境,循序漸進地讓寶寶和他人接觸,甚至可以在保母家等陌生環境,放他熟悉的玩具、車子、棉被或準備好他喜歡的點心,讓他對這個環境有好的情緒連結,認為來這裡就會有好事發生,進而產生好感,覺得這裡是好玩的,這些練習方式能儘量避免寶寶產生分離焦慮。

5.別讓孩子控制你!

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袁巧玲博士說明,主要照顧者和寶寶相處久,用心觀察寶寶,就會知道什麼情況下寶寶會哭,懂得拿捏寶寶的情緒起伏,並給予及時且正確的反應來滿足需求,但若摒除生理狀態不被滿足的哭鬧不能不理睬之外,其餘沒有緣由,只為了討抱的哭鬧就不能隨時隨地都滿足他,因為嬰幼兒很容易就抓到父母的弱點,若只要一哭媽媽就來,等他知道這樣會使家長妥協,以後就用同樣的把戲,下次繼續用這個方式,若使這種不好的行為模式介入教養方法,就容易讓你被孩子控制住。

6.家長心情先放輕鬆

袁巧玲博士表示,她曾受過美國及台灣兩地教育,發覺明顯有文化上的差異,西方文化從一出生就讓寶寶和主要照顧者分房睡,東方文化則是將小孩都放於身邊的嬰兒床,甚至是一起睡在大人的床上,她還曾經遇過2歲的孩子出門,仍然要媽媽一直揹在身上,只要一離開媽媽就會感到焦慮害怕。

另外,許多家長都會害怕孩子哭鬧及有情緒反應,所以會不斷給予呵護和照顧,自認為孩子非常需要自己,不能離開身邊,但是當家人越是給予孩子這種難以割捨的情緒,孩子就很難發覺自己是獨立的個體。袁巧玲博士說:「其實孩子的修復能力及潛力很強,不需要擔心孩子難以適應!」更常發現有些寶寶都是故意演給家長看,越安慰就哭越大聲,因此主要照顧者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心態,不要過於擔心及照顧孩子,應該勇於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放手讓孩子去習慣他人,才能夠協助寶寶一同克服分離焦慮,家長應該放輕鬆,不需要過於擔憂。

7.家長一旦離開就別回來

8大重點 協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要克服分離焦慮最重要的是「家長的態度」!袁巧玲博士強調,長痛不如短痛,家長一旦離開必須堅定地走,並儘量將說再見的時間縮短,講越長情緒就會拖越長,且不要一看到孩子哭就跑回來,安撫一下後又消失,反而會讓孩子處於不穩定的情緒狀態,因此和孩子說過再見,該離開的時候就要離開,以免讓他更加抗拒到保母家或托嬰中心;但在這之前可以給予孩子保證,用穩定的情緒告知孩子何時會回來接他,或是可以給孩子一項能代表你的東西保管,讓孩子看到東西就覺得你仍然在身邊保護著他。

8.轉移孩子注意力及情緒

如果孩子看到陌生人接近就哭,袁巧玲博士建議,這時可轉移孩子情緒,和他說:「那只是叔叔在跟你打招呼啊!他跟你微笑,應該覺得你很可愛唷!」不要針對哭的事情去做回應,並且以安心穩定的語氣和內容與寶寶溝通,讓寶寶覺得這件事情沒什麼大不了;反之,若說「你不要哭!這有什麼好哭的!」講到哭的關鍵字,可能會讓孩子哭得更大聲,且家長若不知所措或立刻把孩子帶走,孩子可能會誤以為真的有大事發生,下次看到陌生人依舊會嚎啕大哭。

另外,若將寶寶帶到保母家或托嬰中心,寶寶哭鬧不停,久久無法自己,這時候老師或保母們,應該先和寶寶解釋媽媽去了哪裡,之後開始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拿寶寶喜歡的玩具,讓寶寶忘記媽媽離開的痛苦,第一次解釋過後,就不要再提及「媽媽」這個關鍵字,避免刺痛寶寶的痛處及哭點,這樣寶寶就能夠順利地轉移情緒。

8大重點 協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是孩子人生的必經過程,但對部分孩子來說,卻會是情緒障礙的一種,若分離焦慮情況嚴重,會長時間處於情緒或行為的反應顯著異常,並且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適應,就被稱為「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簡稱SAD)」。

有些孩子會透過拒絕參與活動來表現分離焦慮,像是不想去保母家、不願意和其他人玩耍、不願意上學或不要一個人睡覺,嚴重時不僅心理有反應,會不斷胡思亂想,過度擔心親人會突然死亡或受傷,生理部分也會開始出現不舒服,像是哭到嘔吐、頭痛或肚子痛等。袁巧玲博士指出,這時必須尋求醫療單位的協助,家長也必須注意孩子分離焦慮的輕重程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