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分離焦慮的克服,從嬰兒到幼兒園階段的分齡拆解

分離焦慮的克服,從嬰兒到幼兒園階段的分齡拆解

不同階段的成長,孩子就可能出現不同狀況的「分離焦慮」,這往往是許多家長最常面臨的教養難題,家長該如何用智慧來克服孩子的分離焦慮呢?

對幼兒來說,媽媽究是一切,只要一沒看見媽媽,驚天動地的哭聲如雷貫耳,然而,面對孩子出現「分離焦慮」時,該如何做才好,相信一直困擾不少父母,深怕過與不急,不僅當下傷了孩子的心,更擔憂影響了他的未來。

分離焦慮不是病

其實在幼兒情緒發展過程中,焦慮問題相當常見。約莫到了1~2歲時,會開始出現與主要照顧者產生「分離焦慮」現象,只要一沒見到父母即會開始哭鬧並且感到不安。這是孩子「物體恆存」概念的變形,屬於正常情緒發展現象,父母可先採觀察態度,無須過度緊張。

一般而言,進幼兒園1個月後,分離焦慮就該逐漸改善,倘若時間持續太久且未見改善,父母就需帶孩子就醫評估。

根據依附理論(Bowlby)所言,原則上,每位孩子皆會有分離焦慮,但依據孩子不同天性,相對產生的反應也有所不同;若幼兒先天氣質較為纖細、敏感,那麼,焦慮情況也可能較為嚴重,建議父母不要使用過度嚴厲方式糾正幼兒,以免加劇幼兒焦慮現象。通常,焦慮有許多變形,如分離焦慮、拒學症、特定畏懼症、社交恐懼症等,假設幼兒情況已嚴重到會影響與人正常互動或是社會功能的話,則建議採取治療方式。

成功克服分離焦慮

導致幼兒嚴重分離焦慮,多半起因於「幼兒生活環境」以及「親子互動」,一般來說,若家長平日過度保護,凡事都幫孩子處理好,很少給予孩子自己動手做的機會,如此一來,很容易造成幼兒依賴心過重,自然很難與父母分開。

但另一方面,親子互動若是過於疏離,根據臨床觀察發現,幼兒可能因為過度渴望父母的愛與關注,而比其他同齡孩子出現更嚴重的分離焦慮,父母在此時應特別注意幼兒的情感需求,給予其充分的愛。

本文依年齡區分出3種常見情況,教你見招拆招。

家有無尾熊

bobo大約在5、6個月大時,會懂得認人,也開始出現怕生現象,如果bobo多半時間都只和1個主要照顧者相處,慢慢地到了10個月至1歲左右,其情感依賴及分離焦慮的表現會更加明顯。

可能狀況

※只要沒看到媽媽(主要照顧者)就開始大哭,即使爸爸抱著還是不行,有的bobo甚至連媽媽上廁所都不准媽媽關門。
※媽媽走到哪,孩子就跟到哪或幾乎要媽媽抱著,只要一放下來就哭,最後導致媽媽出現嚴重的「媽媽手」。
※家裡有客人來訪時,拚命躲在媽媽身後,客人多看bobo幾眼或出手抱他,立刻就嚎啕大哭。
※睡覺時都要媽媽陪伴,媽媽一起身就沒辦法安心入眠。
※再大一點時,可能會把爸爸視為敵人,無法接受爸爸和媽媽太靠近,認為媽媽是專屬於他的。

為何如此

身為專業保母,同時也有多年幼教經驗的許苑芸表示,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太一樣,有些比較內向的孩子,對主要照顧者的依賴性就會比較強烈,但最主要造成bobo沒辦法和媽媽稍稍有分離的時間,多半是因為他平日的生活只有媽媽和他兩個人,他只認識媽媽,加上嬰幼兒階段,bobo看見的東西是比較表面的,也就是當媽媽離開時,他會擔心媽媽不見了,所以,會出現明顯的分離焦慮。

此外,有的bobo也可能曾有不好的經驗,例如bobo睡覺時,媽媽出門一下,他突然醒來卻發現媽媽不見了,哭了很久,媽媽才回來,這樣的恐懼經驗讓他之後就更無法離開媽媽。

克服方法

方法1. 常帶孩子出門

許苑芸表示,從bobo5、6個月大起,媽媽就應該經常帶bobo去接觸外面的人群,例如去公園、去親友家,讓bobo認為很多人都會對他很好,減少怕生的問題。

方法2. 與其他家人有機會長時間相處

如果家中有其他家人,例如爸爸、奶奶,當他們照顧bobo時,媽媽就不要隨時出現在bobo眼前,或是bobo一哭就立即接手回來,讓這些家人也有機會和bobo建立較長時間的相處,bobo才能接受不同的照顧者。

方法3. 培養自理能力

妞妞媽媽表示,bobo有時太依賴是因為事事都是媽媽幫著做,媽媽一離開,bobo就好像少了手腳,所以,平常要多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他也可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事情。

方法4. 明確告知

當媽媽要離開bobo一會時,就清楚告訴他:「媽媽要去哪裡,等長針走到這裡,媽媽就會回來,你要等一下」,或許bobo一開始不是很能理解,但是只要媽媽做到清楚說明並準時出現,慢慢地,bobo就會有信心等待,媽媽也可以拉長離開的時間。

我不要去上學

有些bobo可能是3歲開始上小班,有些則是4歲上中班,不管幾歲入學,通常在初上幼兒園時,每天早上必然會出現「十八相送」的劇碼。

可能狀況

※剛開始前一、兩天試讀,狀況可能還好,到了第三、四天,bobo每天早上都哭著不肯進教室。
※bobo回家時可能向媽媽反應上學很恐怖、不喜歡同學老師、學校黑黑的等,表達他不要去上學的意思。
※多數bobo會哭上1、2個星期,但也有少數哭上1、2個月的bobo。
※有可能因為初接觸團體生活,易出現感冒,反反覆覆的感冒期可長達3~6個月。

成功克服分離焦慮

為何如此

有多年幼教經驗的許苑芸保母表示,每個剛上學的孩子都要面對與家人分離的感覺以及對新環境的不安全感,所以,幾乎每個bobo第一次來幼兒園,莫不淚流滿面。

她強調,這是非常正常且必經的過程,畢竟bobo總有一天一定要上學,所以,家長不要心軟,應該堅定地讓bobo適應新生活,而不是看他一哭就放棄,認為過幾個月再來或轉換新的幼稚園,這樣反而讓bobo產生更多的不安。

妞妞媽媽也說,她的女兒個性很獨立、很活潑,不過剛上幼兒園還是一樣會哭,可是堅持送去1、2個星期之後,孩子很快就認識新朋友了,現在問她上學好不好,她都會說:「很好玩。」

克服方法

方法1. 灌輸正面想法

在上幼兒園前幾個月,就可以開始「灌輸」他,上學很有趣、非常好玩的想法;而平時千萬不可以用「不乖以後送你去讀書叫老師打你」這種負面說法。

方法2. 提前觀察環境

還沒上學前,帶他去看幼兒園放學,告訴他那裡有好多小朋友,他們都非常的快樂。

方法3. 遵守約定

送孩子上學時,清楚告訴他要乖乖上學,短針走到幾點媽媽就會來接,然後毅然離開,把bobo交給老師,不要留下來又勸又哄,反而拉長孩子哭泣的時間。

方法4. 堅持到底

只要確定這家園所是不錯的幼稚園,就不要再換學校,堅持每天送孩子去上學,你會發現孩子哭泣的時間會慢慢縮短。

方法5. 老師陪同熟悉環境

通常bobo會直接交給未來帶他的老師來照顧,老師前幾天會先讓他跟在身邊盡量安撫他,並且找幾位活潑的同學,協助引導他加入活動,睡午覺時可先睡老師旁邊,等他熟悉環境之後,再慢慢訓練他融入團體生活。

我要爺爺奶奶啦!

有些家長會把孩子交給住在其他都市的長輩照顧,大約到了2、3歲準備上幼兒園時,才接回來自己帶。

可能狀況

※孩子每天哭著要找爺爺奶奶,或說他不喜歡新家(爸爸媽媽住的地方),他要回「原來的家」。
※初回來的時候很容易不安及焦慮,對媽媽非常的依賴,很怕看不到媽媽。
※因為之前照顧者的習慣不同,媽媽會有挫折感,或不了解bobo的某些生活習慣,可能會因此出現衝突。

為何如此

許苑芸表示,2、3年的時間不算短,孩子理所當然會對之前照顧他的爺爺奶奶很依賴,即使父母假日會去看孩子,但是,孩子一開始還是會認定爺爺奶奶是他最喜歡的人。

所以,父母千萬不要計較孩子愛誰比較多,而是從現在起開始為重建親子關係而努力,只要媽媽對自己有信心,其實孩子很快就會了解,媽媽也是非常愛他的,通常只要一段時間,孩子就會和父母變得很親。

許苑芸也強調,最好可以在2歲、最遲3歲前就把孩子帶回來身邊,因為過了3歲的孩子主觀意識會加強,而且許多生活習慣及個性也幾乎定型,帶回來的年齡愈大,父母和孩子的磨合期就會愈辛苦。

成功克服分離焦慮

克服方法

方法1. 每天通電話

不需要切斷孩子和爺爺奶奶的連繫,不妨每天讓他們通通電話,不過,最好事先和爺爺奶奶溝通,讓他們告訴孩子:「如果很乖,假日就可以回來看爺爺奶奶」,而不要提及:「我們也非常想你」、「你也想回來這裡對不對」之類的內容。

方法2. 不急於改變

AN媽媽表示,剛開始不要急於調整孩子的個性及生活習慣,先讓他建立安全感及快樂的氣氛,多帶他去外面走走逛逛,讓他認為跟著爸爸媽媽會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方法3. 布置專屬天地

帶幾個孩子原來熟悉的物品回來,例如娃娃、枕頭,並另外為他布置可愛的床,讓他覺得新家有他的專屬天地。

方法4. 轉移注意力

當他哭泣時不要責備他,盡量哄哄他,拿出一些玩具或安排家事來轉移他的注意力,減少他空閒的時間,讓他有事可做,而不會太無聊而想起爺爺奶奶。

方法5. 小住幾天產生熟悉感

AN媽媽建議,在bobo小的時候,如果有連假就把孩子帶回來小住幾天,讓他對這個家也產生熟悉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