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產後照護> 克服產後哺餵難關:乳腺炎

克服產後哺餵難關:乳腺炎

對於許多媽媽來說,「產後哺餵母乳」是一段漫長的學習和適應過程,勢必會經歷許多需要克服的問題;其中,又以「乳腺炎」最令人擔憂!

乳腺炎,顧名思義是指「乳腺周邊組織的局部發炎」,典型症狀是紅、腫、熱、痛。萬芳醫院婦產科護理師陳雅婷表示,乳腺炎的狀況並非突然發生,通常在發炎反應出現之前「有跡可循」,建議媽媽們多加留意。

起因1:內部脹奶

「脹奶」是演變為乳腺炎的前兆之一,而陳雅婷護理師進一步說明,「當乳汁充盈整個乳房,沒有及時被移出乳房,一段時間後,不只是脹奶,甚至會產生炎症反應,如發燒、泛紅、腫脹等」。

她將乳汁比喻為水、乳腺管比喻為水管,「每個水管都有一定的水流蓄積量,當沒有穩定流通、甚至阻塞時,水管將可能因為壓力而出現破洞,水便流到水管周邊組織內堆積,堆積久了就易引發問題。」母乳本應在乳腺管內,因此對乳房組織來說,母乳屬於「外來物質」;一旦乳汁和乳腺管外組織結合,就可能產生硬塊,進而發炎。

好發族群

針對罹患此類乳腺炎的媽媽們,陳雅婷護理師表示,不外乎下列其中一種情形所引起:

1.有一段時間沒親餵母乳,也沒有手擠乳。

2.半夜熟睡未哺乳或擠乳。

3.體質因素,乳汁分泌量偏多,但未適當地移除乳汁。

對症緩解

她說明,嬰兒約每2~3小時喝一次奶,建議媽媽們在允許的狀況下,定時餵奶或擠奶,有助於乳腺管暢通。此外,可考慮補充適量的卵磷脂,或以冰鎮過且洗淨的高麗菜葉冷敷乳房腫脹處(避開乳頭和乳暈周圍),有助於改善狀況。

針對上述第三種情形,她表示,若媽媽親餵完寶寶後,乳房仍感到些微充盈不適,可用雙手或機器擠出些許乳汁至乳房舒服;另特別提醒,不要擠到乳房很軟的狀態,以免過度刺激,引發體內泌乳機制而分泌更多乳汁,反倒會讓媽媽更疲累。


起因2
:外部感染

除了乳房內部的阻塞之外,若外部細菌侵入內部,也可能導致乳腺炎。陳雅婷護理師說明,一般常見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容易透過乳房皮膚的傷口處進入乳房內,造成感染而發炎。

除了發燒、泛紅、腫脹、硬塊感外,若沒有儘快處置,細菌性乳腺炎還可能進展至嚴重的化膿性乳腺炎,即「乳腺膿瘍」,甚至需要以手術引流出膿液。

好發族群

乳頭、乳暈有傷口的媽媽,細菌容易從傷口處侵入乳房內;若乳房內有淤積的乳汁,乳汁又是細菌的營養來源,更成為細菌孳生的溫床,進而導致乳腺炎。

陳雅婷護理師表示,當媽媽們察覺到乳頭和乳暈周圍有破皮、皸裂等狀況時,仍然可繼續哺餵,但建議同時採取以下照護:

1.哺餵或擠乳前,先清潔乳房和雙手,減少接觸細菌的機會。

2.若已破皮、皸裂,可塗抹少許羊脂膏或乳汁於傷口處,有助於癒合。

3.檢查寶寶含乳方式和自身哺餵姿勢;只要上述其中一項不正確,就可能使乳房受傷。

對症緩解

然而,當乳汁仍無法順利排出,乳房上泛紅、硬塊的範圍愈來愈大,且合併發燒、疲倦等症狀,「應直接至婦產科就診」,透過相關檢查,評估乳腺炎程度。病況輕微時,醫師會開立口服抗生素使用,一般服藥10~14天可改善;若治療效果有限,需再度回診,檢查乳房內是否有膿瘍,如果有膿瘍,須轉介至乳房外科進行引流手術。


4
步驟‧漸進預防乳腺炎

乳房本來就屬於較敏感的部位,加上新生兒至少每2~3小時吸吮一次,等於長時間讓乳房皮膚處於濕潤、摩擦而脆弱的狀態。因此,陳雅婷護理師表示,媽媽們務必把握還在醫療院所、產後護理之家的時間,學會正確的「哺餵姿勢」,同時引導寶寶正確地「含乳」,並且依寶寶需求哺餵,才能減少乳房受傷和脹奶不適的機率,進而預防乳腺炎的發生。


STEP 1
:開始時間

「想要順利哺乳,最好從分娩後即刻接觸開始」。事實上,從寶寶出生起,媽媽乳房就不斷分泌乳汁;而寶寶雖有本能,仍需時間才能順利尋找到乳房、練習含乳。因此,藉由產檯上初次肌膚接觸,不但能讓寶寶熟悉媽媽的乳房、練習吸吮,還能強化母子間情感,對往後哺乳大有助益。


STEP 2
:哺餵姿勢

媽媽們可依據個人習慣,決定採取「臥姿」或「坐姿」哺餵;正確的姿勢應兼顧「穩固支托寶寶,媽媽身心放鬆」的原則,並且偶爾變換不同姿勢,才能餵得夠久。

她說明,無論是搖籃式、橄欖球式、改良橄欖球式或側躺式,都必須注意讓寶寶的肚子貼近媽媽胸前;若採取坐著餵(前三種方式),媽媽們的手還需要支托寶寶臀部,使其耳朵、肩膀、髖關節呈一直線才行。

STEP 3:含乳方式

只要採取正確的哺餵姿勢,自然能使寶寶的臉靠近媽媽乳房,而寶寶憑著尋乳本能,會自動張嘴含乳。陳雅婷護理師表示,正確含乳是指「寶寶嘴巴含住乳房」,即張口角度約140度,上下唇有點呈外翻狀,覆蓋範圍比乳暈稍廣些(並非只含住乳頭),這樣才能藉由吸吮而喝到母乳,也不會過度拉扯乳頭而受傷。

基本上,「寶寶的嘴巴是最佳吸乳器」,若媽媽碰到乳房有點脹的狀況,通常可藉由親餵而舒緩。然而,如果已脹奶到有點硬的狀態,寶寶反而難以含乳,也會因吸吮不到乳汁而哭鬧,她提醒「別繼續強迫吸吮,以免乳房受傷」,建議先輕揉按摩乳暈,使其稍微軟化,並用手擠出少許乳汁,之後再嘗試讓寶寶含乳即可。


STEP 4
:固定頻率

為了預防脹奶的狀況,「固定時間移出乳汁」是必須的。陳雅婷護理師表示,剛開始配合新生兒,每隔數小時親餵一次,若母乳量偏多,則可在兩餐間以手擠乳;而上班族媽媽們更需要定時擠乳,才能預防脹奶,並繼續刺激乳汁分泌。

她補充,只要哺餵姿勢和含乳方式皆正確,寶寶就能確實吸吮到乳汁;一旦乳汁排出,媽媽可明顯感覺到乳房變軟的狀況。


其他注意事項

除了上述四項關鍵外,她還整理了以下注意事項,提供媽媽們參考。

*服裝:建議穿著透氣、無鋼圈且具支托性的哺乳內衣,搭配上掀或開襟式的外衣(哺乳衣、襯衫等),減少壓迫感,方便哺乳。

*睡姿:避免總是側睡同一邊,以免長期壓迫乳房而導致不適。

*心情:保握時間多休息,學習自我放鬆,儘可能維持好心情。她表示,穩定的情緒狀態,容易影響泌乳順利程度。

*求援:和家人、同事建立良好關係,不吝於主動尋求幫助。此外,若有任何哺乳問題,建議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如母嬰親善醫療單位(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母乳哺育種子講師)、民間哺乳團體等等,通常能獲得最直接的幫助。

 

 

陳雅婷護理師

現任/萬芳醫院婦產科護理師

經歷/萬芳醫院婦產科暨嬰兒室護理師

學歷/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