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產後照護> 正確認識產傷與產後恢復原則

正確認識產傷與產後恢復原則

懷孕為女性身體帶來巨大的變化,如果產後恢復得宜,深刻的孕產經驗能夠劃下完美的句點,但如果意外造成產傷,正視傷害與接受治療還是能確保日後的泌尿健康與身心舒適。

因分娩而來的產傷

自然分娩意指胎兒與妊娠產物(如:胎盤)經由陰道娩出的過程。婦女正常產道管徑只有兩個手指寬,但是自然生產時,陰道直徑會被胎兒撐大超過10公分。胎兒經過產道不但會極端地撐開陰道組織,也會擠壓鄰近器官,如:膀胱、尿道和直腸。因此會造成產婦暫時性的產傷。臨床上常見媽咪在產後暫時性的小便困難或產後6~8週內出現咳嗽、打噴嚏容易漏小便等情況皆屬正常。一般而言,分娩結束到坐月子期間,局部泌尿生殖道組織撕裂或周圍神經拉扯所造成的傷口,就像普通傷口癒合需要時間。此時的神經和組織處於修復階段,功能暫時沒有恢復,會有產後暫時性的泌尿問題;但當常規的組織神經修復作用完畢後,小便不順或尿失禁的問題就會改善。

 

暫時性的產傷可以等待身體自行修復,但若產後因產傷造成的泌尿系統問題持續存在,就須懷疑是否為永久性的生產傷害。近代醫學發現,胎兒要穿越骨盆到娩出的過程,對鄰近骨盆肌肉、子宮韌帶和陰道筋膜的撕裂與局部神經拉扯傷害,是造成泌尿功能受損的最大元兇,如果創傷太劇烈,超過一般身體自行修復的負荷,該些區域的組織就很難恢復原來的結構或功能,這時排尿障礙或尿失禁就會持續出現,成為生產傷害永久性的後遺症。


產後恢復.避免加重產傷

坐月子期間,除了多休息,避免某些行為也能減輕骨盆組織負擔,使受傷部位早日恢復。

1.避免粗重工作

多休息、避免走太多的路或長時間站立,都可減輕骨盆肌肉負荷。產後的復健秘訣,在於儘量平躺運動、避免仰臥起坐,先運動四肢,日後再逐漸進展到中央軀幹。

 2.進行凱格爾運動

需確認骨盆肌肉已復原再進行!產後6週再開始較為安全。

 3.避免使用束腹帶

在現代骨盆醫學的認知中,此動作會導致骨盆區域承擔更多的腹部壓力,非常不利骨盆肌肉的復原。建議剖腹產的媽咪,因保護傷口而需要使用束腹帶時,只需將束腹帶綁在恥骨上的傷口位置,避免壓迫腹部;且待傷口不痛後即可拿下。

 4.每日沐浴、溫水坐浴與多喝水

目前研究已證實每日沐浴、熱水坐浴與多喝水對產後復原有幫助,因此,建議坐月子期間多利用溫水坐浴來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受創組織復原;有哺乳的媽媽,則更要多喝水才能保持水分平衡。

產傷非正常.接受治療可改善

婦女泌尿暨骨盆重建醫學是一門新興科學,約於近20年才逐漸發展出來,在台灣目前歸屬於婦產科,如果媽咪發現自己產後有泌尿系統的問題,經診斷發現問題來源似乎不是直接來自膀胱或尿道等泌尿器官,即有可能是來自於陰道、提肛肌等的婦科器官,那麼就可以考慮至婦女泌尿科檢查了解,而非總將病徵視為是生產後的常態而忽略治療,進而影響生活品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