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領袖養成班:獨生子女vs.家有手足

領袖養成班:獨生子女vs.家有手足

謙謙在家中排行老么,他和活潑的哥哥完全相反,非常害羞、內向,雖然媽咪很擔心他往後與同儕相處會遇到困難,但謙謙比哥哥隨和許多,在幼兒園交到的朋友不比哥哥少,媽咪才稍微放下心中大石,同時也體認到應隨著孩子的氣質讓他們自由發展,便能船到橋頭自然直。

家中排序可能影響孩童發展

領袖養成班:獨生子女vs.家有手足

你知道孩子在家中的排序不同,他們的發展也會不同嗎?根據研究統計,不同排序孩子的特徵如下:

1.獨生子女:相較與其他有手足的孩子,往往發展較快、較早熟,智力也相對高。

2.排行老大:往往得到較多的關注。

3.排行中間:最不受到關注,因此較不如老大重視成就。

4.排行老么:比較會效法同儕,且不太會重視成就,智力表現也稍弱,但得到了許多的愛和關注,所以往往發展出較友善與較溫暖的人格及高自尊特質。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大聲反駁:「我並不是這樣的人!」沒錯,這是因為影響孩子的發展原因,可歸因於許多層面,尤其是父母的教養態度,所以上述特徵並非絕對,但仍可供家長做為參考。

獨生子女智力高.有手足者擅化解衝突

傳統上對獨生子女的迷思,有任性、自私、自我中心、驕縱、孤僻、蠻橫無理等負面的人格特質,以及容易被父母寵壞,較不能與人分享、缺乏社交能力、具攻擊傾向,也有不少適應上的問題等。但近年來,國外有越來越多研究開始挑戰過去對於獨生子女的負面刻板印象,例如:獨生子女智力較高、適應良好、且比非獨生子女成熟。專家推測,這是因為獨生子女和父母的互動關係較為密切,只是獨生子女在同儕之間,還是比較容易成為「不受歡迎」的孩子。反觀有手足的子女,由於從小就是在一個高度競爭下的環境成長,加上成人間總是愛比較這些「小人們」,所以他們在小小年紀就能發展出自己的生存之道,衝突處理能力相對較佳,在同儕關係建立上往往也比較順利。

獨生子女教養方式

領袖養成班:獨生子女vs.家有手足

研究(吳佩玲, 2010年)曾明確指出,父母的教養態度會影響獨生子女的同儕互動行為:

1.父母均為「權威開明型」教養型態,較能教育出「受歡迎」的獨生子女。

2.父母一方若為「寬大嬌寵型」或「忽視冷漠型」教養型態,則易教養出「不受歡迎」的獨生子女。

3.親子互動良好的獨生子女家庭,教養出來的獨生子女較受同儕歡迎。

4.重視孩子同儕關係的獨生子女家長,能教育出「受歡迎」的獨生子女。

5.父母若因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而只生一個孩子,則孩子的同儕互動關係較好;反之,父母若不得已只能生一個孩子,則孩子的同儕互動關係較差。

因此,建議身為獨生子女的父母,在教養上應做到下列5點:

1.有愛也要有原則:家中要有既定的規範,讓孩子可以遵循,不會就從小任性妄為,傷害自己或他人。例如:要拿爸媽的東西要用借的方式,而不是拿了就走,如此一來,在外才會懂得想要東西時,是要用問的方式,並非用「搶」。

2.提供更多的同儕互動機會:因為缺乏「兄弟姊妹」,所以許多家長會有錯誤的迷思,認為孩子若要和同儕互動,就應早點送入學校。不過,如果孩子長期以來習慣一個人,一下子進入團體生活(例如幼兒園),反而會不知所措,進而進入自我中心的世界,且在不知如何交朋友的狀況下,又想要引人注意,可能會經常吵著爸媽買糖果、餅乾和同儕分享,或者是使用攻擊、搶奪、破壞、挑釁、不遵守規則等策略來引起注意。因此,爸媽應該要讓獨生子女有機會學習社交技巧,可以先從好朋友、好鄰居或兄弟姐妹間的孩子開始互動,從中引導孩子輪流、分享等,看到爸媽自然地與別的孩子互動,孩子也更容易親近其他寶寶。

3.父母親的衝突不要將孩子扯進來:因為家中只有三個人,所以爸媽很容易把情緒帶給孩子,將帶給孩子偌大壓力,同時也會經常聽到「你爸爸很討厭耶!有空都不帶你出去玩,只想休息……」諸如此類的負面話語,這種拉攏或挑撥的行為將很容易影響孩子,甚至讓孩子有樣學樣,所以爸爸媽媽請記住,父母之間表現出愛的行為,便可增加孩子的正向情緒及行為表現唷!

領袖養成班:獨生子女vs.家有手足

4.孩子在長大,要適時放手:現代的爸媽經常做得太多太快,幫助孩子的同時,也害孩子損失學習獨立的機會,尤其獨生子女的家長最容易有這樣的行為,深怕唯一的孩子不快樂。所以從小訓練孩子生活自理,包括收拾玩具、折棉被、做家事,養成分享和自理的習慣,孩子就不會變成家中的「小霸王」。

5.家人教養態度一致,親師充分溝通:這是教養守則中最基本的原則,除此之外,最需強調的是同理心的部分,因為獨生子女互動對象多是成人,所以在同理心的建立上,建議照顧者多花一些時間。以繪本為例,爸媽應該模仿更多書中人物的情緒表現,引導孩子思考該怎麼辦?並以更多機會讓孩子看圖說故事,而平時爸媽也該適時把自己的內心感受說出來,和孩子進行有意義的溝通,進而建立孩子的同理心。

家有手足教養方式

家有手足的家庭教養,最大的挑戰乃父母關愛、注意力被分散以及衝突的處理。建議爸爸媽媽可以這麼做:

1.鼓勵健康衝突,公平處理:別怕手足間有衝突產生,這是正常的現象,孩子之間就是要從中學習如何解決衝突,所以爸媽別太早介入,並觀察一下他們的處理方式,如果總是大的要讓小的,爸媽應該要提醒小的:「哥哥每次都會讓你,他對你真的好好唷!現在他好想要這個東西,你是否也該尊重他一下呢?」這樣的方法,會讓總是認為你偏愛弟妹的老大,更感受到你的愛;此外,別以為老么還小不用罰,有時候懲罰還是有必要的!

2.每個孩子都有和爸媽獨處的機會:就算是學齡前的孩子,也希望能多和媽咪相處,只是媽咪總被弟妹佔據,所以爸爸或其他家人在此時變得相當重要,如果其他家人能輪流給予孩子親情的溫暖,將有利於孩子發展更多正向情緒和社交能力。

3.減少比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先天氣質不同,不該拿出來比較討論,父母不妨分析孩子的優劣勢,多讚美優勢部分,用優勢去帶動劣勢,而不是用比較的方式去激勵孩子的劣勢,否則很有可能造成反效果。在教導時,也要提醒孩子善用同理心,提醒他在批評手足的缺點時,手足會很難過,應點到為止。

領袖養成班:獨生子女vs.家有手足

4.調配時間,關注孩子的學業發展:一旦有手足,父母關注孩子課業的時間必定變少或被瓜分中斷,所以排定時間表很重要,也要決定輕重緩急。此外,為了做家事反而顧不了孩子的課業,那是否該選擇較有效率的清潔工具,或衡量家中支出,請人固定時間打掃,反而比較好呢?

感謝您這一年來的支持!

「領袖養成班」已於本月份告一段落,全新的育兒專欄即將登場與讀者見面,敬請期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