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焦點議題】周末放電對策!食物可以很好玩?

【焦點議題】周末放電對策!食物可以很好玩?

帶領孩子認識食物,建議要從「食物從哪裡來?」開始,刻意導入食物從農夫種植、漁夫打撈的觀念,修正許多寶寶以為食物是從超市買的、冰箱來的錯誤認知,而從回歸自然的概念出發唷! 對於食材原貌的觀察,不妨趁休假日安排幼兒實地前往市場或是進行料理中,利用購買經驗和實際操作讓寶寶理解各種不同類別的食物。

幼兒階段的孩子,其實只要在爸爸媽媽的引導與協助下,下廚料理並非不可能辦到的。

從生活中學習是最方便的教養方式,食物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可以善用生活週遭的空間和場所,帶領寶寶認識體驗食物的美好!

「親身」觀察食物原貌

傳統市場是各種生鮮雜貨的集中地,不論是地上跑的雞鴨類、水裡游的蝦蟹貝魚類、生鮮肉品、蔬菜、水果、南北貨應有盡有,只要上一次市場就可以將各種食材盡收眼底,猶如一個食物博物館,等著孩子們去尋寶,認識食物的原貌!

爸爸媽媽可一邊詢問寶寶想吃的菜再進行採購,除了讓孩子有參與感外,寶寶也會覺得自己的意見受到尊重,自然而然,在餐桌上看到「我挑的」菜色,就會開心地自動舉起筷子夾起。

辨認食材‧市場上菜

「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但許多小朋友吃過蘋果,卻沒見過蘋果樹。休閒假日的時候,爸爸媽媽不妨帶著寶寶來一趟農場、牧場或是水族館之旅,前往果園看看各種食物的形狀或模樣,瞭解蘋果、草莓從哪裡來;到牧場體驗擠牛奶的樂趣;或是前往水族館看看水裡的生物長什麼模樣,跟寶寶一起看看我們常吃的魚在水裡悠游自在的模樣。 

遊戲發揮食物想像力

只要可以讓寶寶忙得不亦樂乎的遊戲和玩具,就是能幫助寶寶發展認知的好遊戲、好玩具!爸爸媽媽可以利用遊戲和玩具情境,和孩子一起運用創意,發揮食物想像力。

利用遊戲的方式是最容易引起孩子興趣的方式,藉由孩子日常生活進行的辦家家酒或是黏土遊戲,讓孩子從觀察到製作,發揮孩子對食物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不但安全有趣,也能藉由遊戲讓親子互動更親密。

1.任意捏塑‧黏土美食

當寶寶開始會玩想像遊戲或是辦家家酒時,顯示寶寶已經具備了思考力及創造的能力,因此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利用現成的黏土,發揮對食物的想像力,製作黏土美食。爸爸媽媽可以先提供食物實體,對寶寶詢問它的形狀、顏色,藉由互動觀察,刺激寶寶對食物細節的記憶以及模仿的能力,再利用黏土創造捏塑出食物。

2.食物印象‧趣味命名

爸爸媽媽可以利用說故事的方式,讓食物成為故事中的主角,和bobo一起為食物取暱稱,如茄子寶劍、番茄勇士等,不僅讓寶寶容易記憶的名字,也增加親切感和趣味性,使寶寶寓「吃」於樂,讓孩子對食物留下好印象。

親子共享下廚樂趣

幼兒階段的孩子,其實只要在爸爸媽媽的引導與協助下,下廚料理並非不可能辦到的,對孩子來說每樣食材的料理方式千變萬化,一顆蘋果也能玩味許久,一面認識食物外,也許還能發現家中寶寶的廚藝細胞呢!

爸爸媽媽可以在準備菜餚時,藉機教導孩子分辨植物的花、葉、根、莖等不同部位;或是吃完水果後,將形狀各異的果核收集起來,與孩子玩辨認部位和果核的遊戲,讓孩子摸摸看、聞聞看,透過感官的刺激加深印象,並能培養出孩子的敏銳觀察力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