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預防接種 寶寶疫苗完整解析(2)

預防接種 寶寶疫苗完整解析(2)

初生寶寶的抵抗力很薄弱,需要爸媽的呵護與照顧,給予完整的疫苗接種,打造安全防護網,讓寶寶成長健康又安心。

卡介苗

【公費】滿5個月

預防寶寶因感染結核菌而罹患結核性腦膜炎及散發性結核病,也能抑制未發病者體內的潛伏性結核菌,降低日後發作機會。 

什麼是卡介苗?

卡介苗是預防結核病的疫苗,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所引起,主要傳染途徑為飛沫與空氣傳染,且結核菌的體積微小,感染範圍頗為廣泛,尤其以侵害肺部最多,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肺結核。

卡介苗為活菌疫苗,有些寶寶出生隨即罹患先天性免疫缺乏症候群,施打之後反而造成全身性感染,甚至死亡,因此現在都會請家長先帶寶寶進行全身免疫基因篩檢,若檢驗結果為陰性,出生後1個月再進行疫苗注射即可。 目前卡介苗自2016年1月1日起,適合接種年齡從出生後24小時,調整為出生後5~8個月接種即可。

對寶寶的威脅

幼童身上的結核菌較難診斷,如果已經入侵到肺部、腸胃道及泌尿系統,並不易在第一時間就被確診,多數是因為治療無效才會進一步懷疑寶寶是否罹患結核病,而不同部位受到結核菌感染,症狀也不盡相同。

結核菌感染後最常以「肺結核」的徵狀發病,許多人總以為是年長者的專利,其實5歲以下幼童罹患率也很高,會出現發燒、體重減輕、劇烈咳嗽、倦怠、夜間盜汗等症狀。此外,在卡介苗問世之前,另一種罹患腦結核病症的寶寶,通常也有極高的致死率,當結核菌入侵到腦部時,會對寶寶造成嚴重的傷害,出現發燒、抽筋、腦壓偏高等症狀,與腦膜炎極為相似。

Point  注意事項

患有嚴重疾病及免疫不全者、出生時伴有其他嚴重先天性疾病者、有嚴重濕疹或其他明顯皮膚有缺損的皮膚病患者、愛滋病毒感染者、疑似結核病人及被結核菌感染者,皆不能接種卡介苗。

接種後副作用與照顧方式

1.當寶寶注射卡介苗後7~14天內,接種部位可能會出現紅腫現象,有些會有些微搔癢感,但不會發燒;1個月後皮膚局部可能會出現膿包或潰瘍,或不小心因搔癢抓破皮,都不用特別擦藥,只要保持傷口清潔,一段時間後傷口會自動癒合,依個人體質可能會留下或大或小的疤痕。

2.接種後不可揉壓施打部位,否則疫苗無法進入體內形成抗體。

肺炎鏈球菌疫苗

【公費】滿2個月、滿4個月、滿12〜15個月

新生兒從2個月開始按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才能降低感染機會,加強寶寶身體的保護力。

什麼是肺炎鏈球菌疫苗?

陳萬德醫師表示,肺炎為流感最大宗的併發症,肺炎鏈球菌是社區型肺炎中最常見之致病原,其常見於正常人的呼吸道內,當免疫力不佳時,可能會受其感染,甚或引起嚴重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陳萬德醫師提到,自2015年起,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已納入幼兒常規接種項目,如因特殊狀況(如手術、出國等),最早可提前於出生滿6週接種第1劑。1歲以前施打的兩劑至少間隔8週;第1劑如於出生滿7個月大才開始接種,與第2劑的接種間隔可縮短至4週;此外,1歲以後的追加劑於滿12個月以後接種,且與前一劑至少間隔8週。

對寶寶的威脅

肺炎鏈球菌平常潛伏在人體鼻腔中,當抵抗力下降或感冒時,該菌就會趁機侵入人體,根據研究顯示,幼童罹患肺炎鏈球菌鼻腔帶菌率近5成,帶菌量的多寡是決定病情嚴重與否的重要因素,免疫力較低的寶寶一旦感冒,容易使已存在鼻腔中的肺炎鏈球菌有機可趁,造成感染。     

陳萬德醫師表示,許多家長以為肺炎鏈球菌冬天才會感染、其實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若感染到血清型19A,演變成侵襲性感染症如肺炎、腦膜炎的風險會提高,提醒家中有2〜5歲幼兒或滿2個月新生兒,應儘快接種疫苗,以產生保護力。 

Point 注意事項

接種前可先請醫師評估,如第一次接種此疫苗後,對疫苗內任何成分(包括白喉類毒素)有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就不能再接種。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接種後副作用與照顧方式

1.注射部位可能出現紅腫、疼痛或硬塊等局部反應,一般於接種後2天內恢復。

2.可能有發燒、不安、食欲減少、睡眠時間增加或減少等反應。

3.如果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請醫師做進一步的判斷與處理。

輪狀病毒疫苗

【自費】2劑型:滿6星期、第2劑間隔4週以上、3劑型:滿6星期、第2、3劑各間隔4〜10週

輪狀病毒與一般感冒不同,感染後會引起嚴重腹瀉,如果能事先預防,寶寶產生免疫力,就能減少感染的機會。

什麼是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可說是全世界引起寶寶腸胃炎最嚴重的病毒,好發於5歲以下,病毒大部分經由糞口,或被感染輪狀病毒病患的嘔吐物、排泄物傳染,如果有共食他們的飲料、食物,接觸到器皿就容易被傳染。病毒潛伏期約2〜4天,也可能在糞便中存活10天之久,幼稚園的桌面或玩具都可能有病毒存在;因此,常會造成幼稚園或家庭成員間的群聚感染。

雖然感染輪狀病毒在台灣還不至於到會死亡,但接種疫苗後可降低幼童99%的住院率。許多家長會問醫師兩劑型或三劑型的功效哪種比較好?黃競瑩醫師表示,其實兩者的內容物都一樣有效果,差別只是要分兩次或三次,端看家長要選擇哪種劑型。

對寶寶的威脅

若寶寶感染輪狀病毒,會引發嚴重嘔吐、腹瀉、食欲下降、發燒,且感染輪狀病毒的嬰幼兒,其症狀比成年人嚴重,且因為年紀小,一旦水瀉不止則容易導致脫水,甚至出現抽搐、休克等致命的併發症。

輪狀病毒已被稱為幼兒最常見的病症,且好發於6個月到2歲以下孩童,在各國的盛行率都很高,因此,預防輪狀病毒感染具有其必要性,而藉由輪狀病毒疫苗使人體產生免疫力,減少感染的機會,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Point注意事項

對於輪狀病毒疫苗或其成分有過敏反應者,或是本身的免疫力功能不全,如有愛滋病、罹癌、器官移植,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病患都不宜接種。

有嚴重急性發燒的病患必須延後接種。

接種後副作用與照顧方式

1.每個寶寶接種後的適應情況不同,有些寶寶施打第一劑後,偶爾會有輕度發燒、躁動、活動力降低、食欲變差、嘔吐或腹瀉等現象;第二劑則有些寶寶會有輕度發燒,到第三劑通常就沒有任何身體不適。

2.建議避免在寶寶太飽或太餓時口服疫苗,因為寶寶如果煩躁又哭鬧時,相對比較不好餵食疫苗,建議家長應於餵奶前後1個小時左右口服疫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