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常見寶寶吃不好之心理因素

常見寶寶吃不好之心理因素

寶寶吃得多,父母看了無不感到開心;若是怎麼餵,寶寶都只吃一點點,想必讓父母覺得煩惱不已,為何寶寶的食欲這麼差?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胃口大開?

父母認為孩子吃得少、不好餵、總把食物含在口中很久卻不吞下肚,甚至根本拒絕進食,情況持續一個月以上,多半就會帶孩子就醫,尋求解決方式。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胃腸科主任陳偉燾指出,若是受心理問題影響的行為,需要花更多心力解決。 

常見影響之心理因素

陳偉燾醫師表示,造成餵食困難的心理因素很多,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引用Dr. Benny Kerzner及Dr. Irene Chatoor的分類基準與臨床經驗,常見幼兒餵食困難問題可分為以下6類,「6類原因又可能彼此互為影響」:

感官選擇性挑食

孩子年紀小,無法進行理性思考,往往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也可能因為對某些顏色或氣味的食物有所恐懼,而影響了感官,於是選擇拒吃」。

過度擔心

天下父母心,就是擔心吃太少而長不大,為孩子準備的份量往往比孩子所能接受的還多,當孩子吃不完,不免擔心孩子的胃口是否有問題。

胃口有限

有的孩子對吃並不在意,不覺得肚子餓,吃少少的他,總是無法吃完父母準備的食物份量。他提醒,「如果孩子胃口有限,但活動力好,就不用擔心」。

畏懼進食

孩子曾因為進食而有不好的感受,影響了再來的進食表現。如:曾經因為吃飯的事讓自己被打或被罵,或是曾被強迫進食,有了這次不好的經驗,之後對於吃飯這件事產生了排斥感。陳偉燾醫師補充,「有些早產兒曾被放過鼻胃管,之後容易有畏懼進食的行為表現,這需要時間去弭平過往不適經驗的感受」。

具有潛在疾病

因潛在疾病而造成的食欲不佳,是生理影響心理的結果。陳偉燾醫師提醒,「如果孩子有持續的嘔吐、腹痛、腹部鼓脹、胃腸出血、抽筋或呼吸急促的病癥,就是有病的警訊,請務必儘速就醫」。

被忽視

陳偉燾醫師強調,「比起上述因素,被忽視的問題更大,身為照顧者,若不管孩子的飲食問題,讓孩子長得不好,這多已屬於兒虐層面的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