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親子育兒】孩子獨立與媽媽角色

【親子育兒】孩子獨立與媽媽角色

大學念社工,主修青少年組,研究所轉行商管MBA,在外商實習過,也曾到公職走過一遭。因加入貧童認養計畫,原本討厭小孩,逐漸發現他們的可愛;嫁作旅美人婦後,迅速迸出兩隻小犬,更導致母愛氾濫。記憶是不可靠的流言,不願在模糊的歲月裡找尋過往的痕跡,而開啟部落格寫作,粉絲頁【野馬天使】意外成為紓解鄉愁的集散地。
 
孩子會獨立,有時其實是因為媽媽不想做。在照顧孩子生理需求這一塊,我實在是不及格的媽媽。
對於煮飯,除了健康要求外,我不會變特別的花樣;早上上學即使火燒屁股了,我依舊要他們拎著鞋子到車上自己穿,也不願蹲下來花個五秒幫他們套進去;尿尿要是瞄不準,我更是無法妥協,頂多拿衛生紙給他們,非要他們自己收拾好善後不可。想想Devin是五歲了,但Owain也不過三歲,看他常常趴在地板找不到尿漬,真是好氣又好笑。
 
 
我呢?整個就是白雪媽媽上身,壞透了...不過,支撐我這麼壞的力量,很大的原因是不想變成一個邊做邊碎念,甚至開始火大的媽媽。我們看過聽過多少爸媽在孩子闖禍時,大呼小叫又氣又跳,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我也曾經這麼施壓在孩子身上。
 
 
然而回想他們襁褓之時,我卻沒有因為這些「小事」而心生不悅,探究根本發現,我對當時的他們沒有任何期待,也就心甘情願,但隨著他們漸漸長大,這些小事的容忍度竟與他們自理能力成反比。
既然我都期待也相信他們可以做得到,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事情所有可能的發展都考慮在內,包含最糟的──搞砸。
 
 
後來事實證明,當我在旁邊發號司令指導行為準則時,大大好過負面情緒的傾倒,然後獨留自己哀怨地幫他們擦屁股。前者我可以好聲好氣,他們也很識相地配合;後者常常是小孩在哭媽媽在爆炸。
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唯一的需求是,媽媽的心臟要夠強大,萬事起頭難,他們只是需要多練習,擦不乾淨就算了,鞋子穿反了也沒什麼大不了,要是不幸遲到,請他自己跟老師解釋。
 
 
未來的有一天就會聽到他們這樣的對話:
「啊!灑出來了啦!弟弟。」「衛生紙!哥哥衛生紙!」兩人合作無間,媽媽在一旁竊喜。這跟遇到問題與他們一起面對有異曲同工之妙,沒有嘲笑沒有憤怒也不是袖手旁觀,最終的目的是要他們習慣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