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名人育兒> 焦點人物>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杰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杰

接掌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已屆滿一年的陳瑞杰醫師,以其豐富的醫學歷練及超越SOP的強大執行力,對外積極聘請人才,對內擅長管理與溝通,並期望以「精準醫療」做為北醫發展特色。在他不斷追求「改變」的領導之下,北醫果然展現了截然不同的風貌!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杰笑稱自己是「第一代教改的白老鼠」,原來他是實施9年國教的第一屆學生,雖然是教育史上的第一屆白老鼠,但日後表現可不同凡響,「同為白老鼠的,還有即將就任中華民國第14屆總統的蔡英文」。

以歷練豐富回饋母校

國中畢業進入建中,再考進臺北醫學院,畢業後,在林口長庚醫院一待就20年,從住院醫師當到長庚醫院外傷重症中心副教授級主任醫師。由於中部地區醫療界開始進入戰國時代,在蔡長海董事長力邀之下離開長庚,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任職副院長與管理中心主任。家住臺北的他,於臺北、臺中奔波將近7年時光,也協助中醫大在中部地區奠定急重症外傷醫療的龍頭地位。當時擔任臺北醫學大學校長的邱文達力邀他返校服務,幾經考慮,他選擇在2010年4月1日回到培育自己的母校體系服務,對這一番歷練,他下了註腳,「在長庚學習成長,在中醫大成熟歷練,在北醫貢獻服務」。

陳瑞杰院長說,在北醫體系服務之初,任職學校的管理發展中心主任,負責整合三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萬芳醫院與雙和醫院)的業務,「原本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但終究要齊心奮鬥,以追求更遠大的發展」,另外,也發揮其急重症外傷醫療之專長,讓萬芳醫院可在重度急救責任醫療的評鑑上順利過關。

積極建立重症醫療制度

說起急重症醫療,陳瑞杰院長極有感觸,2005年發生引發全國討論的「邱小妹醫療人球事件」,讓當時擔任台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的他,積極推動建立全台外傷指引,「這不會只是個案,因為每天都會有嚴重外傷或急重症患者,該送到哪裡救治,需要建立制度,有一套標準作業流程,不能只靠情感與關係處理個案。送傷者去的醫院不能只考量距離遠近,還要有能力醫治,如果送錯醫院而無力處置,患者可能因此送命」。

為了建立制度,他參與了衛生署(現已改為衛生福利部)規畫急重症醫院分級,2009年完成「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標準」,重新將台灣急診外傷救護機構,依設備、人力、能力、品質等條件,將醫院之緊急醫療能力分為「重度」、「中度」及「一般」三種等級,等級不同,有能力處理的科別也有所不同,以「重度」級醫院為例,必須可處理8大科的急重症。

醫院分級確立後,就是推動全國急診外傷救治指引,將各種處置給予標準化,要求從急重症的急診患者入院開始計時,「外傷需要手術者,從進行檢查、急救到送進手術室,須在30分鐘內完成;缺血性腦中風能在病發後3小時的搶救黃金期內,完成注射血栓溶解劑;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到達急診醫院90分鐘內,接受心導管血管再灌流治療」,這些要求不只為了以搶救人命為第一優先,放諸四海皆準的做法,提供一視同仁的醫療內容,「認病不認人,不能只因為是名人就能得到比較好的醫療」。

建立好制度.需民眾配合

確立了醫院分級後,臨床依據指引作業,然後,就是逐步納入醫院評鑑,如區域醫院須具有「中度級」醫療能力,醫學中心則是「重度級」。陳瑞杰院長擔任急重症醫院評鑑多年的召委,有心推動建立制度,但要讓這麼多的醫院有志一同,過程其實不算順暢,「懷抱無私的力量推動制度,落實制度一定要有所堅持,但我也講道理」,究其堅持的霸氣,應來自多年外科醫師與急診作業的淬練,沒有太多猶豫時間,卻必須做出最佳決定;至於道理,則是運用先前於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碩士班所學,「將相關數據整理成有用的資訊,並以此進行管理」,不只有憑有據,更有說服力,終於在各擁山頭的各級醫院建立一套可運行的制度。

醫院有分級制度,119勤務中心也訂出送醫準則,然而,最該知道這些就醫訊息的民眾是否清楚呢?他指出,經常見到家屬送親人就醫堅持一定要到某醫院,而與119救護員有不同意見,其實家屬的堅持對患者未必有利,「必須依病情決定就近送?或是要送到有能力處理的醫院?」決定送哪家醫院往往與最後的救治狀況、預後有因果關係,因此,民眾也應建立正確就醫觀念,才能掌握救治黃金期。

強大執行力.超越SOP

初進北醫體系,陳瑞杰院長擔負「整合」之責,但改變現況談何容易,光是要讓三院「車同軌、書同文」就不是簡單的事,有位萬芳的醫師說,「就整合三院資訊系統而言,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困難的任務,陳院長算是成功了」,要不是有強大的執行力,恐怕也難以成事。

為了追求改變,他秉持「儘量溝通,彈性達到,深化管理,由虛轉實」的原則,配合強大執行力,的確讓北醫脫胎換骨。從北醫官網查看醫療團隊陣容,不少原是任職他院的名醫,近年來紛紛轉戰北醫體系,同時匯聚這麼多的優秀人才,該如何管理?陳瑞杰院長說,「提供最好的環境,讓大家表現,從外部請最好的人,增加同儕壓力,彼此進行PK,對外則能提供患者最好的醫療」。

接掌院長後,期望以「精準醫療」為北醫發展特色,他解釋,「以精緻的服務加上準確的診斷,讓患者得到有效率的醫療服務,特別是住院病人可在愈短的時間出院」,以腹腔鏡為例,隨著技術日益成熟,讓病人住院天數一路縮短,過去切除膽結石的病人需要住院7天。如今,因為只有肚臍一個傷口,住一天就能出院,「我們最常用『一天一洞(指傷口)』向接受檢查的病人解釋療程」。

他表示,「大家都將臺北市長柯文哲與SOP畫上等號,我們要追求的是超越SOP」,陳瑞杰院長超越SOP的利器就是利用相關數據,對既有制度或做法進行改良以提升效能,並為新制度預做準備。

小病人教大醫師的事

陳瑞杰院長說,教科書寫盲腸炎手術後要等排氣後才能進食,實際上,不用排氣也能進食,教院長這番道理的老師其實是小孩子,「成人會乖乖等排氣後再進食,但小朋友耐不住餓就會偷吃東西,碰到醫師查房,一下又吐不掉,從中觀察他的恢復狀況也沒什麼問題,當偷吃的孩子有好幾個且沒怎樣時,也就代表教科書的內容不一定一成不變,而是可被修正的」。

做好準備面對新制

口中的「新制度」就是當前讓醫界頗傷腦筋的「DRGs(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陳瑞杰院長指出,如果國人真能落實小病在基層醫療院所就診,不讓小病變成大病而必須到大醫院就診,大醫院的病房可能會空出一半。另外,過去人們住院是因為醫院環境比家中環境好,照顧比較專業而不願出院。現在則可能因商業保險的定額給付制度,讓患者產生住院可賺錢的想法,即使小病也要求住院。他建議,這種商業保險之給付制度要改,否則就是「共犯結構」。

當然,醫療過程充滿不確定性,也是讓患者「停留」醫院的重要因素,他表示,「所以要用更快的方法讓不確定變確定,而檢查過程需要時間換取,若能從源頭的預防醫學著手,做好早期診斷,就能縮短住院天數」。陳瑞杰院長認為,以北醫的精準醫療與有競爭力團隊,將更加努力細心來面對「DRGs(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全面實施所帶來的衝擊。

另外,醫院爭相添購新式儀器被形容為「軍備競賽」,陳瑞杰院長如何看待呢?「醫院不可能什麼都買,要視自身發展的定位。不過,我買儀器的標準不只是品質,還要求安全性,因為我不可能去別家醫院做健康檢查,自家醫院的儀器若安全性不高,我也不敢做,更何況同仁會介紹自己的親人與朋友來治療,一定要給他們一個安全無虞的醫療環境」,他以近日引進全國首台投入臨床研究的新型超高梯度3T磁振造影儀為例,就是一種不具有游離輻射線、非侵入式的影像檢查,受檢者無須打造影劑,也不必停藥,在追求高科技的精準時,仍保有安全性與便利性。

教學帶狠勁.臨床重溝通

展現行政管理長才之外,還肩負臨床醫療與教學工作。面對學生上課喜歡滑手機,陳瑞杰院長一點也不怕,「我會請同學用手機搜尋我的資料,並將搜尋內容進行口頭報告,一個說完,再請另外一個說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內容」,以因勢利導的方式讓學生專心上課。

然而,他也感慨當前住院醫師的88工時制度,的確無法讓住院醫師有充分時間「由做中學」,即使成為主治醫師也還難獨當一面,「之前沒學好的,我概括承受,現在由我來訓練」,曾經在出國進修時,深刻感受到「醫院愈好,老師愈兇」的文化,「因為生命不能重來,好還要更好」。他自稱以帶狠勁的「拳頭」訓練後輩,但醫師同仁並未以高離職率回報,「事前講清楚,做了有困難,一定要提問,但不能亂問」,以處事明快、不講廢話的風格,讓學生有清楚學習目標,自然有所收穫,又怎會輕易離開這位言之有物的老師。

對於病患,陳瑞杰院長強調溝通的重要,「過去由醫師決定處置方式,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告訴病人,不開刀會死,但現在醫師要花很多時間提供資訊,讓病人自己決定,卻反而更難決定」,當病人對接受治療有所抗拒時,醫師得幫助病人解決問題,讓其願意繼續接受治療,一切都要靠「溝通」,「醫師必須先做好準備,有計畫地說明治療內容,並輔以書面的衛教手冊,讓病人了解並有時間做準備」,急診室與病房的溝通風格又有所差異,而這也是醫師在醫療專業之外,需要不斷學習之處!

他對學生說,「為病人多做一分,病人回報的不只一分」,在傾囊傳授經驗的同時,更不忘將「醫者父母心」的情懷傳承下去,讓「精準醫療」的特色更增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