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期須知> 制定自己的生產計畫書

制定自己的生產計畫書

懷孕生產是人生大事,因此有許多準媽媽會以最嚴謹的態度來處理看待,尤其隨著3C時代的崛起,懷孕媽咪現在很輕鬆就能從網路社群隨手找到相關資料,或是直接上網與其他準媽媽提問交流。在資訊容易取得的環境下,準媽媽幾乎都能提早了解未來在生產時,可能會碰到哪些狀況,為了提升參與感及自主權,有不少人開始會擬定屬於自己的一份生產計畫書,希望為自己留下美好的生產經驗。

擬定生產計畫書絕非壞事,反而還能讓準媽媽更知道自己將經歷那些懷孕及生產過程,進而增加信心與安全感,但擬完計畫書之後也別忘了提出來和醫護人員溝通討論,雙方確認可行性後,才可在留下美好經驗之虞,也不為醫護人員帶來多餘的不便。

擬定生產計畫書的用意

以往在知識不發達的年代,很多孕婦一進產房,便開始與醫護人員進行「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互動模式,有些準媽媽對於生產過程所經歷的步驟無法理解,且充滿質疑,但因不具備相關知識,雙法無法溝通討論,最後甚至會認為醫護人員的態度眼高於頂,只能默默生著悶氣按照口令行事。但現代醫療已趨近人性化,醫護人員不只會將所有醫療行為與流程告知孕婦,還會給予準媽媽部分選擇權,縱使未特別向醫護人員強調,有時醫護人員也會主動詢問,所以目前基本上都不難達到溫柔生產的要求,對於完全不知道生產時該做什麼的新手媽媽來說,更增添了一份安全感。

亞東紀念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盧信芬表示,生產計畫書並非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約書,其具有彈性且可視情況修改,擬定生產計畫書的用意,主要是讓產婦與醫護人員之間有一份溝通的依據,準媽媽也可以藉此表明自己希望能拒絕或減少某些不必要的醫療介入,醫療院所才能以產婦為中心,提供醫學及助產資源,協助準媽媽以自己的意願生下寶寶。

制定自己的生產計畫書

雖說這項做法也曾出現反對聲浪,畢竟有些人認為,為了要確保母胎雙方安全,應全程按照醫護人員指示來進行生產,但排除疾病及意外等因素,以目前國內情形來看,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其實非常低,大多數的醫療人員在產檢過程中也非常仔細,只要確實與醫護人員一同討論過生產計畫書的內容,基本上都不會出現太嚴重的問題;不過,在院方尊重產婦自主權的同時,準媽媽也不應過度要求醫師及護理人員絕對實踐及配合,以免造成醫護人員不必要的困擾。

國外已盛行多年

在歐美其實有許多國家早已普遍接受生產計畫書,政府甚至還會積極推廣,舉例來說,英國的媽媽手冊中提供了一個「Your preferences for your baby´s birth」(你希望寶寶如何出生)的表格,當中提出了10項建議準父母思考的問題,例如:你希望由誰陪伴生產?想在哪裡生產?如果必須進行剖腹產,你希望誰來陪伴……等問題,且健保局網站上更提供表格及範例,準媽媽只要在電腦上下載填寫,直接印出來與醫護人員討論即可,其他像是荷蘭、瑞典等國家也有類似做法,可見生產已不再屬於單純的醫療行為,而是需要人性化及溝通。

盧信芬醫師也表示,她在距今約15年前,第一次在國內接觸了LDR樂得兒產房,當時才體認到原來生產時,產婦不見得都要進入冷冰冰的開刀房,反而可以自行選擇入住像家一般的樂得兒產房,讓老公和家人在一旁陪伴,且全程仍由醫護人員接生把關,如此安全、舒適的做法,也在國外行之有年。

生產計畫書要項

制定自己的生產計畫書

生產計畫書的內容會因人而異,準媽媽不妨先依自己的意願,列出先後順序,最後與醫護人員一同討論,進一步評估可行性再行調整,才可達到雙贏局面。目前對國人而言,較常見的擬定內容如下,可供準媽媽做為簡單的參考依據。

1、我希望產檢或接生的醫生是誰?

2、我希望生產時有陪產員在場,而陪產員的安排人選是誰(例如先生)?

3、我可以選擇寶寶要生產的地點在哪裡(例如診所或醫院)?

4、我可以在待產或分娩過程中,選擇監測胎兒監視器時間點。

5、待產時,我可以選擇不被限制在床上。

6、生產時,我可以和醫師討論並選擇想要採取的生產姿勢。

7、生產時,我可以選擇用力方式,進而順利娩出胎兒。

8、生產時,我可以選擇不必要的醫療處置,例如:打點滴、灌腸、剃毛、會陰切開術等。

9、生產過程中,我希望家人陪產時可以拍照或是錄影。

10、寶寶一出生,我希望能在產台哺餵母乳。

最常見為剃毛及灌腸需求

在待產時,護理人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為孕婦進行內診,藉此觀察子宮頸開合程度,有些醫療院所也會趁此時先為準媽媽剃毛及灌腸,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要求,是擔心準媽媽在用力分娩的時候,同時會發生解便情形,可能會使傷口或胎兒受到大腸桿菌感染,不過盧信芬醫師指出,目前已有實證證明不會發生這種情形,有些準媽媽進行剃毛或灌腸後,反而無法適應,進而影響待產心情,且 基於近年來不少醫療機構皆提倡溫柔生產的做法,所以從目前國內趨勢來看,現在已越來越少醫護人員會要求準媽媽剃毛,縱使提出剃毛的建議,也不會將之全部剃掉。

制定自己的生產計畫書

此外,根據每個胎兒的頭部和產道大小不一,加上懷第一胎的新手媽咪尚未有生產經驗,有些醫師還會詢問媽咪是否需要剪開會陰,盧信芬醫師說明:「並非所有產婦都必須執行這個項目,畢竟國外就不是非常贊同這個做法,但這或許和人種、體質等因素有關;就國內臨床經驗而言,會建議第一胎的產婦不妨考慮剪開會陰,避免自然產時出現不規則的撕裂傷,才可藉此降低縫合難度,且癒合的形狀也會較為整齊。至於有些懷第二胎以上的媽咪,縱使不剪會陰,可能也不會造成明顯撕裂傷,因此不一定要採取這種做法。」

計畫趕不上變化該怎麼辦?

雖說生產計畫書可以讓產婦選擇自己喜歡的生產方式,但是在生產過程中,有許多不可預期的特殊狀況,準媽媽不應強求醫師及護理人員全面配合,以免為醫護人員帶來不便,否則可能會造成母體和胎兒的生命威脅;因此,生產計畫書通常不會使用制式的計畫書規範,這也是為了預防過度干擾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並造成醫病關係緊張的潛規則。盧信芬醫師舉例,有些媽咪不想使用催生藥物,但如果僅出現規律陣痛,子宮頸卻完全不開,為避免胎兒心跳數減少或產生胎便,醫護人員就會和產婦進行說明,請媽咪調整生產計畫;此外,碰到臍帶脫垂、前置胎盤、胎盤剝離等狀況,都須直接進行緊急剖腹產,大多數的媽咪經醫師解釋或勸說後,其實都可接受計畫變更。

減緩產痛有助產程順利

制定自己的生產計畫書

如果要讓最初制定的生產計畫書落實得更徹底,產前教育不能少,例如:參加媽媽教室,其課程包括產前到產後,準媽媽可以多多參與,以減少在待產中可能出現的種種不確定感,讓自己在面對生產時減少恐懼。盧信芬醫師指出:「有些自然產媽咪無法忍受待產時的疼痛,甚至會出現歇斯底里的言行舉止,所以建議準媽媽可以參加醫院所舉辦的媽媽教室,其中課程就有拉梅茲呼吸法的運用,平時可以多使用拉梅茲呼吸,練習深呼吸的技巧,待產時也不用一直綁著胎兒監視器,只要母胎健康狀況皆正常,隨處走動、坐產球或請旁人幫忙按摩都是不錯的方法。新手媽媽的產程通常會比較久,等10幾個小時都是正常情況,且情緒難免會緊張,因此平常除了勤運動之外,較無法忍受疼痛的媽咪,可與家人先討論是否需要施打減痛分娩,藉此幫助縮短產程。」此外,寶寶的體重,其實就是決定了準媽媽生產的方式及產程安全性的重要因素,而影響寶寶的體重,最關鍵的就是準媽媽的飲食習慣,因此,懷孕過程中,孕期體重控制是很重要的,建議可以做一些輕度的運動,不僅可以緩解懷孕過程中帶來的不舒服感,也能讓生產更順利。

繼續閱讀